河北医科大学已成为集西医、中医、药学等学 河北医科大学科专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科大学。现设有16个学院,19个本、专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方向)招收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建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64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医学教育体系。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0322名,研究生3000余名,另外还招收韩国、日本等国的留学生。2013年新增加专业:卫生检验与检疫,药物分析。
西校区的前身是河北省中医学院,曾是名动一时的中医名校,全国公立大学中首个中西医结合学院即在这里,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西校区建筑风格古朴,绿树茵茵,位于石家庄西南高教区与河北经贸大学南校区,河北师范大学西校区比邻,学术氛围浓厚,古朴与现代并立, 沉稳与活泼共存。
河北医科大学校史
1894年,清政府批准建立北洋医学堂
1913年,在保定创办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
1921年,并入河北大学为医科。
1932年,河北大学停办后,成立独立学院,称河北省立医学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被迫停办,共停办9年。
1947年,学校由保定迁往天津。
1949年,天津解放后,学校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接管,4月改由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领导,学校改称河
北医学院; 鞍山卫生学校建立,先后更名为鞍钢卫生学校、华山冶金医学专科学校。
1952年,河北医学院由天津迁回保定。
1956年,河北中医学校建立。
1958年,河北医学院由保定迁到石家庄;河北中医学校改称河北中医学院。
1962年,河北中医学院建制天津中医学院。
1970年,天津中医学院迁至石家庄与河北医学院合并,改称河北新医大学,设医学、中医两个专业。
1979年8月,河北省委决定河北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独立建制。
1988年,华山冶金医学专科学校迁至石家庄 ,改名为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95年5月,根据河北省政府决定,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为河北医科大学。
2001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成立“河北医科大学沧州分校”。2004年后取消。
2005年,河北医科大学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取得优秀。
2013年4月18日根据教育部教发函(2013)43号文件批示原河北中医学院部分恢复独立建制。
全校共有教职工8000余人,正高职专业技术人员777人,副高职专业技术人员1281人;博士生导师88人,硕士生导师千余名。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617人。在这支队伍中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17名,省管优秀专家20名,有突出贡献的国家和省级中青年专家81名,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24名,有20余人担任国家级专业学会的常务理事和理事。
河北医科大学具有完善的办学条件,全校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2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8406万元,图书馆藏纸质图书100万册,电子图书82万册。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第四医院、中医院、口腔医院6所省级医院为直属附属医院,开设病床5300多张。河北省人民医院、唐山工人医院等16所医院为非直属附属医院,另有60余所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
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不仅是河北省的医学教育、医疗救治中心,也是河北省的医学研究中心。设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8个省级研究所,年承担科研课题300余项,上级资助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此外还主办9种国家级及省级学术刊物。
实验室名称 | 类别 | 批准时间 |
神经与血管生物学实验室 |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005 |
河北省实验动物实验室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1991 |
河北省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2000 |
河北省消化病重点实验室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2000年 |
河北省新药药理毒理研究实验室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2001 |
河北省肿瘤基因诊断,预防和治疗实验室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2002 |
河北省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2002 |
河北省脑老化与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2005 |
河北省脑老化与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2006 |
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实验室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2007 |
姓名 | 职务 |
温进坤 | 党委书记、校长 |
李彦瑞 | 副校长 |
王洪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倪铁军 | 副书记 |
段惠军 | 副校长 |
季海金 | 副校长 |
张占奎 | 副校长 |
丛斌 | 副校长 |
张英泽 | 副校长 |
王亚利 | 副校长 |
王宝山 | 副校长 |
崔慧先 | 副校长 |
闻宏海 | 纪委书记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
中国首部《人体系统解剖学》的作者、著名解剖学专家张岩教授
我国第二位“南丁格尔”国际奖获得者,优秀护理专家司堃范; 司堃范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全国卫生群英会的刘震华教授,曾在1979年成功开展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达到 国内先进水平
骨科专家凌彤教授1965年在国内首次完成了一例右中指完全离断再植手术
生理学专家贺维彦教授
工程院院士李春岩教授
在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中英勇献身的李晓红烈士
中西医结合鼻祖李恩
河医和北中医两院博导,国家级名中医李士懋
络病学创始人吴以岭
河北医科大学已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学校先后与日本、韩国、美国、法国、俄罗斯的15所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协作关系,聘请了30名外国专家担任学校的名誉职务,派出400多名专家教授出国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近百名青年教师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同国内高等学校的合作也日益增多。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九十七。该校在05年国家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中获得优秀,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排名一路攀升。
临床学院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于2001年7月批准成立的省属重点大学主办13所独立学院之一,2003年通过了教育部的确认。学院为本科层次教育,位于石家庄市东南高教区,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典雅,占地198亩,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楼、食堂、标准运动场等完备的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
为了保证学院的办学质量和正确的办学方向,河北医科大学负责培养计划的制定,学科建设的指导和优秀教师的选派,并对学院的教学质量、培养质量进行监控。学院负责培养计划的实施、教育教学的日常管理、学籍管理、文凭发放、学生管理、后勤服务保障。该学院通过突出教学过程的监督管理,完善教学质量认证考核体系,严肃教学纪律,严格教学秩序,严把教学质量关,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水平,确保人才质量。
学院坚持“以法治校,以严治学,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教育,强化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深入开展各种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品德情操和文化艺术修养。学院构建了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建立了“综合测评”、“评优”、“奖学金”等多种奖励制度,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促进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全面发展。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按照“以诚信教育塑人才,以人才质量求生存”的办学思路,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务求实效,使学院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挺不错的一个大学呢,老师都很敬业,只不过有一点不好,如果你是这里的本科生,出去找工作的话,同样的专业,人家会选择师范毕业的学生。
离家很近。学科以文科为主,大专和本科都有。教学质量还算可以的。教室环境只能算一般。附近交通比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