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办学条件,拓展办学空间,提高教学质量,学院通过资产置换方式在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石桥子经济开发区)建设了新校园,已于2009年9月举校搬入,10月正式运行。现新校区已投入使用,新校园占地约1200亩,一期工程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在本溪政府的扶持下,新开设了60路公交车,由本溪站前始发到学院新址。学院毗邻沈阳药科大学本溪校区。
辽宁科技学院辽宁科技学院坐落在中国药都、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开发区,它办学历史悠久,奇山秀水环绕,现代化的新校园,四面通达,交通便捷,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48年的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曾先后经历了本溪工科职业学校、本溪煤铁公司工业专门学校、本溪钢铁工业学校、本溪钢铁学院、本溪钢铁学校等阶段。1996年12月,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与本溪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联合办学,199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27所示范性专科重点建设学校。1998年6月,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学校划归辽宁省政府管理。2000年11月,经辽宁省政府批准,本溪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本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了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实行省市联办共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2004年5月,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辽宁科技学院。2010年1月,辽宁省政府将学校管理体制调整为由省统一管理。
学校占地8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2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原值1.07亿元。图书馆藏图书87.5万册。学校现有校内实验室(实训中心)27个,建成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26个。校园网接入CERNET 和INTERNET,覆盖全校教学、科研、办公区域。
学校设有13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以工为主,涵盖工、文、理、管理、教育等五大学科门类的22个本科专业和20个高职专业。学校于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个专业通过本科试办专业评估,17个专业通过学士学位评审。有辽宁省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本科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示范、品牌专业4个,钢铁冶金学科被列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近三年,学校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2门。
学校现有教职工871人,专任教师57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3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304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人,千人层次人选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0679人,其中本科生4721人,专科生5958人。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依托冶金行业优势,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发展和本溪大力发展钢铁深加工、生物医药、旅游产业等地方发展战略机遇,立足本溪,服务辽宁,面向全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点为冶金、机械等材料加工和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60多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8万余人。近年来,学校先后为首钢、宝钢、鞍钢、济钢、本钢等多家企业订单培养人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主要就业去向为冶金、机械加工、医药等行业,工科学生主要就业于大中型企业。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吃苦耐劳、勤奋务实的职业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
辽宁科技学院近五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66项,科研经费到款额865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省厅级科研项目90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9项,3项科技成果分别在5家企业推广应用,获得经济效益2066万元。共获得授权专利16项,发表学术论文63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80多篇。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80多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
依托“铸造产品研发、设计、检测、试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本溪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纳入国家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体系。“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究与实践基地”被批准为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本溪市依托成立了旅游地学学会、地域民俗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所、档案保护技术研究所、药都生态文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校已成为本溪市重要的研究咨询服务基地。
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科技、政务咨询等社会服务,与本溪高新区合作,建成了国家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公共实训中心、本溪市生物医药技师工作站、本溪市旅游人才培养基地、联通本溪分公司职工进修基地等社会服务机构。积极探索职业培训新路子,近年来共完成各类培训3000多人次。自2011年开始,承担了辽宁省援疆人才培养项目,先后开展了4批共425人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职前培训工作,培训期1年半,得到了省市援疆办及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乌克兰、韩国等国家的高校和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株式会社日本设备企画合作,由日方派专业教师,提供原版教材,共同培养建筑设备设计专业技术人才。每年选送优秀本科毕业生赴日本企业就业。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教育,与本溪钢铁公司等国内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办学机制,搭建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平台。选派干部教师到企业调研、进修学习,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知名校友到校讲学,营造应用型办学的学术氛围。
面对新的挑战,辽宁科技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以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重点,立足本溪,服务行业,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凝练特色,打造品牌,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本溪地区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注:数据截止日期为2012年8月31日。)
学院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14年成立的本溪县立师范讲习所,先后经历了本溪工业专门学校、本溪钢铁学校、本溪钢铁学院、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曾隶属于冶金工业部,1998年6月划归辽宁省政府管理,2000年11月,本溪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本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12日,经教育部批准,在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成辽宁科技学院。90年来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6万余人。
1958年本溪钢铁工业学校、本溪业余钢铁学院合并升格本溪钢铁工业学院
辽宁科技学院一、本溪钢铁工业学校
1914年本溪县立师范讲习所创建
1938年本溪县立师范讲习所更名奉天省立本溪工科国民高等学校
1946年奉天省立本溪工科国民高等学校更名辽宁省立本溪工科职业学校
1948年辽宁省立本溪工科职业学校更名本溪煤铁公司立工业专门学校
1949年本溪煤铁公司立工业专门学校更名为本溪工科高级职业学校
1952年本溪工科高级职业学校更名为本溪工业技术学校
1953年本溪工业技术学校更名为本溪钢铁工业学校
二、本溪业余钢铁学院
1956年本溪业余钢铁学院创建
1960年本溪钢铁工业学院更名为本溪钢铁学院
1963年本溪钢铁学院改建本溪钢铁学校
1970年本溪钢铁学校更名为本溪钢铁公司钢铁学校
1978年本溪钢铁公司钢铁学校更名为本溪钢铁学校
1985年本溪钢铁学校升格为本溪冶金专科学校
1992年本溪冶金专科学校更名为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1995年本溪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并入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本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科技学院2004年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辽宁科技学院
三、本溪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
1980年本溪基础大学(专科)创建
1982年本溪基础大学(专科)更名为本溪大学(专科)
1990年本溪大学(专科)、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本溪分校)合并组建本溪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
1979年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本溪分校)创建
四、本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58年本溪师范专科学校创建
1962年本溪师范专科学校撤消
1978年本溪师范专科学校复校
1990年本溪教育学院并入本溪师范专科学校
1952年本溪市教师进修学院创建
本溪市教师进修学院更名本溪市教育学院
1993年本溪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本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96年本溪师范学校并入本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51年本溪师范学校创建
对外交流日趋频繁,先后与美国、英国、乌克兰、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大学与教育团体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面对新的挑战,辽宁科技学院将本着“充实内涵,突出特色,加强重点,优化结构,提高层次,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采取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的办学形式,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立足本溪,服务辽宁,面向全国,力争到“十一·五”末期将学院建设成学科专业特色初步形成,科研创新有所突破,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以工学为主,涵盖工学、文学、法学、理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六大学科门类的教学型本科院校。
学院现有教师505人,其中教授26人,占专任教师的5.15%;副教授195人,占专任教师的38.61%。教师中博士研究生7人,占专任教师的1.39%;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222人,占专任教师的43.96%。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宝钢教育基金奖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奖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人选、辽宁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机械工业科技专家、省级优秀科技工作者、市级劳动模范、市科技拔尖人才、市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32余人次。
辽宁科技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辽宁科技学院辽宁科技学院冶金工程学院
辽宁科技学院资源与建筑工程学院
辽宁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辽宁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辽宁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辽宁科技学院艺术系
辽宁科技学院管理学院
辽宁科技学院外语系
辽宁科技学院体育部
辽宁科技学院基础部
辽宁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辽宁科技学院党政办公室是学院党委和行政的综合办事机构。
党委组织部是党委组织工作方面的职能部门,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全院的党建工作、干部工作和知识分子工作。
辽宁科技学院财务处是在院长领导下依据财经法规和会计信息对学院资金进行计划、控制、分析和监督的学院一级财务管理机构,
教务处是学校负责教务工作的职能部门,其宗旨是:在院长和分管院长领导下,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实施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关的各种服务。
保卫处(武装部)是在院党委、院长领导下负责维护学院政治稳定、治安安定、内部安全并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提供安全服务的职能部门。
基建处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学院新老校区建设的总体规划;负责土地征用和管理;负责学校基本建设项目的科研、立项、报批、组织招投标;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督和建设过程控制、材料控制、投资预决算控制等。
共青团辽宁科技学院委员会是辽宁科技学院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担负着团结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执行党的青年工作方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职能。
工会是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维护和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切实为广大教职工谋利益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群团组织。
辽宁科技学院
党委宣传统战部是合属宣传、统战工作职能的部门。
辽宁科技学院学生处是学院党委和行政执行有关学生教育管理职责的职能部门,负责全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辽宁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成立于2005年6月,是为了适应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和高级技能型人才,本着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学院发展需要,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为学生成长成才指导服务水平而设立的机构。
科技产业处是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为学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科技服务、科技交流与合作、产业管理等工作提供服务的职能部门。
督导评估处是负责学院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的职能部门。
辽宁科技学院纪委和监察审计处两个机构合署办公,行使着三种职能,即:对党的基层组织和全体党员行使着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职能;对行政部门和行政工作人员行使着行政监察职能;对学院及有关部门的经济活动行使着审计监督职能。三种职能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在参与学院各项管理工作中发挥着监督和保障作用。
后勤处是在学院党委和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学院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
辽宁科技学院离退休管理处的前身,为1983年建立的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老干部办公室,负责离退休干
部的管理服务工作。
承担了全院固定资产管理、设备及备品采购、实验技术项目立项、资产收益监督、实验设备及行政设备维修等工作。
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乌克兰、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大学与教育团体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9年,首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被株式会社日本设备企画录用,赴日工作。
辽宁科技学院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富有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运用与改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基础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微机原理及应用、数控技术等。
专业课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CAD/CAM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机械制造工艺、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数控机床编程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专业英语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文化知识,掌握传统纸质和现代各类新型载体信息资源的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档案馆、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室、办公室或情报所等信息部门从事档案管理、信息服务、办公室综合管理以及信息一体化管理工作。
基础课程:书法、管理学、秘书学、文书学、中国档案史、知识产权、档案学概论、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外国档案工作、识图、信息资源管理、档案网站建设、图书管理学、装裱、摄像与编辑、现代企业管理等。
专业课程:档案管理学、电子文件管理、档案保护技术学、企业档案管理学、缩微复制技术、档案管理自动化、档案文献编研学、特种档案管理学、档案检索语言、专业英语、档案法规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具备会计、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熟悉国内外会计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具备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审计实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会计专业:有专升本
基础课程:经济学、基础会计、管理学、统计学、经济法、会计信息系统、财政与金融、技术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证券投资、税法等。
专业课程: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软件应用、管理会计、审计、会计英语、Excel与财务管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资产评估、财务报表分析、中小企业投融资管理、计算技术、金融企业会计、会计制度设计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以水质污染和大气污染为核心的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技术能力、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运行管理能力,并具备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初步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环保机构、规划设计单位、工矿企业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施工及运营管理、环境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等方面工作。
基础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等。
专业课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设计基础、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给排水管道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等。
辽宁科技学院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技术应用能力,能在煤化工、精细化工、化工制药等行业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操作、工艺管理和技术改造、产品技术开发、分析检测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基础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
专业课程:煤化学、化工工艺学、煤化工工艺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设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基础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化工原理等。
专业课程:制药工程、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药理学、毒理学、药剂学、制药设备、应用光谱解析、制药工艺学、药用高分子材料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冶金原理、生产工艺和设备、实验研究、设计方法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冶炼工艺制定、工程设计、测试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能在冶金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基础课程: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理论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电路与电子技术、金属学、传输原理等。
专业课程:冶金原理、炼铁学、炼钢学、有色金属冶金学、炉外精炼、连铸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地面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与管理、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地图制作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等的测绘工作。
基础课程:测绘学基础学、测量平差基础、地籍管理学、土木工程概论、道路勘测与设计、近代平差、土木工程制图、地理信息系统、测绘数据计算方法及程序等。
专业课程:控制测量学、工程测量学、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数字测图原理及应用、摄影测量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获得土木工程师(或建造师)基本训练,主要从事建筑施工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结构设计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主要到建筑施工部门从事建筑施工设计、指导与管理等工作。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建筑工程制图、建筑工程CAD、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力学、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测量学、土力学、混凝土结构原理等。
专业课程:钢结构、工程造价基础、基础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高层建筑施工、建筑结构抗震、建筑工程设备、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高层建筑结构、建筑工程技术档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工程事故分析处理等。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金属矿山需要,获得采矿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一定的矿山设计与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以从事采矿工程设计、生产管理以及井巷(隧道)工程、爆破工程等技术与管理工作。
辽宁科技学院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工程制图与AutoCAD、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岩石力学、地质学、爆破工程、矿山机械基础、矿山测量学、液压与气压传动等。
专业课程:金属矿露天开采、金属矿地下开采、露天矿运输、矿山机械、井巷工程、控制爆破、矿井通风、矿业经济学、选矿概论、矿山安全技术、矿山CAD、矿山环境工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采矿新技术及专业英语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面向冶金行业、装备制造业自动化领域,从事系统集成、调试、维护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EDA应用技术等。
专业课程:自动控制系统、工厂电器与PLC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变频技术应用、DCS与总线技术、工厂供电、检测技术等。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过程测控仪器与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在冶金等行业的生产一线从事过程自动化测量与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以及仪器仪表研发部门从事设计开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流体力学及传热学、工程力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智能仪器设计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等。
专业课程:过程检测技术、现代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单片机语言程序设计、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EDA应用技术、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分步式控制系统、现场总线仪表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电气工程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在冶金、电力等行业的生产一线从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电路原理、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技术、高低压电器、电力工程基础、单片机原理等。
专业课程: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继电保护原理、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等。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小学教育的应用型人才。立足辽宁地区,适应辽宁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面向辽宁地区基础教育,面向农村,面向各类社会力量办学,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输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的办学宗旨,培养能够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小学教师。
基础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论、现代汉语、基础写作、小学数学教学论、初等数论、高等数论、综合英语、多媒体课件制作、小学班主任学。
专业课程:小学教学论、小学生心理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汉语及语言学、中国文学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从事汉语言文字的科研、写作、宣传、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管理及语言应用等实际工作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辽宁科技学院基础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中国古代文选、中国现当代文选、外国文选、语言学概论、演讲学、文学概论、逻辑学等。
专业课程:汉语发展史、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学、汉语修辞学、文字学、训诂学、公关语言学、西方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应用文写作、新闻采编与写作、秘书学、中外文化比较、商务沟通、语文教学艺术、播音与主持技巧、速录、申论、办公自动化、专业外语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应用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能在外事、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外语专门人才。
基础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语法、英语写作、二外(俄、日)等。
专业课程:英语国家概况、英语视听说、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笔译口译外国报刊选读、语言学导论、学术论文写作、词汇学、演讲与技巧、跨文化交际、英美电影赏析、科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英语新闻、网上阅读、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技术应用、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运行维护和运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科技外语、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等。
专业课程:现代通信网、微波技术与天线、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现代交换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专业英语等。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掌握艺术设计基本原理、具备创新设计理念和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素质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可以到各类企事业所属的装饰装修公司和广告公司,或到电视台、报社及出版社等从事艺术设计创意、设计和制作方面的工作。
基础课程:素描、色彩、透视学、三大构成、四大变化、设计概论、图形创意等。
专业课程:商业POP、PHOTOSHOP、CorelDRAW、广告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装饰材料与构造、室内外手绘表现技法、居室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设计、公共空间设计、3DsMax、AE后期合成特效、非线性编辑等。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中国绘画理论基本知识,具有从事绘画创作、教学等方面的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管理单位从事教学、创作、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基础课程:素描半身像、素描全身像、色彩构成色彩人、像线描人物、白描、中国美术史、绘画史、西方美术史、美术概论、书法、篆刻等。
专业课程:山水临摹、山水写生、山水创作、工笔花鸟临摹、工笔花鸟写生、工笔花鸟创作、写意花鸟临摹、写意花鸟(小品创作、工笔人物临摹、工笔人物写生、重彩人物写生、重彩人物创作、水墨人物写生、水墨人物小品、中国书画装裱、中国古书画复制(唐代)、中国古书画复制(宋、元、明、清)中国书画揭裱修复、中国古书画鉴定等。
培养目标:培养适具备广告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能在各类广告公司、新闻媒体广告部门、企业的广告、营销部门等单位,从事平面广告、视频广告的策划、创意、设计与制作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辽宁科技学院基础课程:设计素描、平面构成、广告学、色彩构成、Photoshop、装饰图案、装饰色彩、立体构成、广告摄影、广告摄像与编辑、广告美学等。
专业课程:视频特效制作、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企业形象设计、3DsMax、书籍装帧、Flash、Dreamweaver、印刷与图文编辑等。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掌握比较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素质的具备音乐表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可以到专业文艺团体、各级文化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及中、小学校从事音乐表演、管理、教学和大型音乐演出组织及理论研究工作。
基础课程: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学、舞蹈基础、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曲式与作品分析、声乐基础、中外钢琴作品赏析、音乐美学等。
专业课程:钢琴、钢琴即兴伴奏、钢琴四手联弹、电子琴演奏、电钢琴演奏、器乐伴奏、手风琴等。
面对新的挑战,学院确定的发展思路是:以工学为主,兼顾理学、文学、管理学、法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发展;立足本溪,服务辽宁,面向中国,依托地方与行业优势,重点为老工业基地经济建设和以冶金、机械为主的材料加工、装备制造业领域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和高级技能型人才。2007年4月,学院在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征建设用地1439亩,正在以资产置换方式建设新校区。辽宁科技学院将抓住历史机遇,勇于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团结奋进,谱写新的篇章。
辽宁科技学院学院重视科技研究和高教研究工作。近五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6项,科研经费到款额累计354万元;获实用新型职务发明专利权1项;1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承担省级以上教育研究课题40余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目前,各级各类在研科研项目113项,在研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60余项。
校办产业稳步发展。钻具公司生产的矿用三牙轮钻头和稳杆器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逐年提高,为本钢及全国部分矿山的生产、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3年4月25日,辽宁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邱连波一行到该校,开展关于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以及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调研,该校党委书记温景文,副校长吴国玺、相玉红,校学术委员会部分成员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邱连波处长解读了教育部赋予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新的职责、权限以及运行机制、工作程序,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制定大学章程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阐释。
副校长相玉红介绍了该校学术委员会工作开展情况;各位学术委员结合实际工作,对学术委员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党委书记温景文作了总结发言,他对高校推行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该校实际,提出了工作思路和建议。
?
看到教室里自习的学生又想起了自己的本科生活,校园绿化也很好,夏天来散个步应该很不错,光华村附近好吃的东西也是是多,同学们有福气啊
因为住在附近晚上就去看了看,绿化好多,比较旧啊,体育场也不咋地,运动的人不少,这里不是本科生呆的地方,所以人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