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龙湖镇市头村龙鹳路中段,交通便利、环境适宜,周边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占地面积 42430㎡,建筑面积22210㎡。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在校生1070人,生均占地面积为39.6㎡。校园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雅。
1、校园布局合理、硬件设施完善。
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办公区布局合理,建筑建设符合国家《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要求。校舍功能齐全,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学校现在教室29间;计算机室1间,面积111㎡;电教室1间,面积111㎡;体育卫生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图书室各1间,面积为67.02㎡;团队室、仪器及器材储存室、财务档案室,面积各有34㎡;还有心理辅导室、广播室等13间功能室,总面积为505.15㎡。教室与功能室之比为1:0.46。
学校设有教师办公室4间、教导处、总务处、校长室共3间,会议接待室1间。每层教学楼楼梯两侧都设有男女各一间厕所。办公室各一间厕所。教学楼共有卫生间8间,面积为223.8㎡。学校共有教师宿舍32间,共480.2㎡(不包括行政房、门卫、教师休息间)。食堂一间,面积为68.8㎡,这些生活服务用房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学校现有运动场地面积6000㎡,基本能满足学生体锻课的运动。学校有200米环形田径场一个,有一条100米直道。学校目
前有篮球场1个,排球场1个,羽毛球场2个,沙坑二个,基本能满足体育课的需要。学校基本按省标准配齐体育器材、设备,现配有体育卫生室,能满足师生运动需要,能及时处理较轻的运动创伤。
学校在教学楼前中心位置设立升旗台,不锈钢标准旗杆,国旗按要求经常去旧换新,保持国旗鲜艳夺目。课室及功能室正面墙上中央悬挂国旗,两侧是班风标语。
学校图书室图书资料数量充足、分类比例合理,总藏书约为28000多册,生均藏书超25册,有足够的教学参考资料、工具书和报刊,且每年按计划更新,满足了广大师生的需求。
2、师资配备标准,队伍素质达标。
学校上级核定编制为92人,现有教职工92人,专任教师88人,都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大专学历以上92人,本科学历80人,占87%。学历达标率100%,中高职称45人,有20人获心理健康辅导C级证书;学校现有中共党员28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以“龙湖初中”的拼音字头LHCZ为设计元素,变形为毛笔书写而成的腾龙和人形。腾龙象征着龙湖初级中学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腾飞,象征着龙湖初级中学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和时代气息,更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体育训练基地”和“书法教育示范校”, 龙湖初级中学是1993个合并镇内的5所联中创办而成的, 1993字样表示学校的创办时间,舞动着的人形象征学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其形又似江流,表示我们矗立在韩江之滨,书本延伸为校徽的内环则表示校园洋溢著书香,图形整体如朝阳冉冉升起在川流之上,朝阳象征着学校发展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动感十足的川流突出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简洁明了,寓意美好,催人奋进。
龙湖初级中学校旗由旗色、旗标、旗字构成。主旗旗色为白色,旗标为新校徽,旗字为行楷校名,与校门的校名字体一致;校徽色为黄蓝白相间,校字为绿色。
学校校旗集校色、校徽、校名于一体,集中展示学校形象。校色喻示学校严谨、开放、包容、向上的风格与精神,校徽突出象征着学校发展欣向荣,蒸蒸日上,以及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简洁明了。高高飘扬的校旗,集中昭示着龙湖镇初级中学全体师生昂扬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人放在第一位,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的本质出发,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研究人的需要,譬如尊重的、认可的、求知的、发展的需要等,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手段,达到使人不断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自由的发展,是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均衡的、协调的、自由的发展,使其拥有健壮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成为一个有个性特长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体现出对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期待。
勤学:勤学指的就是“勤勤恳恳地努力学习”。 俗话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作为教师,要勤于学习本专业及相关的文化知识,钻研教材、学习教法、不断探索,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作为学生,就该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勤奋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该校把“勤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希望大家能用勤学的钥匙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让知识的财富帮助每个人走向成功的人生。
笃志:“笃志”一词出自《论语·子张》,是博学而志向坚定,好问而且多想当前的事情。博学。指广泛学习和学问渊博;笃志,只要有坚定的志向。极广博地学习,又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笃志”。无论做人还是求学,都要从小立志,做到坚忍不拔,持之以恒,方能最终成功。
诚实:诚实是人的立身之本。《中庸》认为“诚者,天之道也。”《礼记·经解》中有“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也说“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我们认为“诚”是师生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对学业矢志不移。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科学育人;学生一心一意学习知识,忠于人民,报效祖国。把“诚”作为校训的,就是要使它成为我们龙湖初级中学全体师生品性的根基,以诚待人,以诚处世。
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教师应该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引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方法,进行大胆探索。注重在教育教学及教研中传达新思想,给人以创新的启迪,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将该校教育推向新的高度。另一方面,我们着力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发挥个人之所长。创新一直是龙湖镇初级中学孜孜不倦的追求!
优教: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水和阳光。优教,要求教师要追求优质教学,让学生“学有优教”,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志学:出自《论语·为政》,指人十五岁的代称,也指专心求学。立志不是天天下决心,而是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珍惜时光,奋发向上,克服困难,努力把每天的功课做好。立志就是要求学生学会经常自省自励,不断克服缺点,增加优点,不断取得德智体美各方面的进步。
求实:“求实”,讲求实际,是对“实事求是”的浓缩。“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以褒扬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曾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就是务必取得事实根据,逐一探求真实的结论。求实精神是中华文明的基石,是中国人民最珍贵、最精致的思想精髓,是中华民族立国固邦之灵魂。学校必须弘扬求实精神,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这与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相一致。
创新:“创新”,亦作“剏新”,创造新的,革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义出《礼记·大学》,引汤《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据《春秋》, 仲子 非 鲁惠公 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学校、教师、学生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全面发展”相一致。
修身: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正人先正己,修身以养德,道之所从。教师须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习惯,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典范。修身养性,钻研教学,陶冶情操,提升品位,每一位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
立德:立德,树立德业。《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 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德立,则人立、事立。寓意该校教师不断发展,成为大写的人、舒展的人、博雅的人、睿智的人、和谐发展的人,真正做到“德高为范”。
博学:是对教师学品、学问、学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以恭敬严肃、一丝不苟的态度,终身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善导:善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出自《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我们教师要依据市场需求和岗位工作任务以及学生认知规律,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学而不厌,因材施教,讲究教法,指导学法,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文明:文明,广义的文明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的地区。狭义的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作为学风,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言行规范,遵循礼仪,讲究文明。
守纪:守纪,即遵守纪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严格遵守纪律,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乐学:乐学,就是乐于学习,就是要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喜欢学习,乐于学习,才能激发起更强的学习动机,才能真正感受到“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的学习境界。
善思:善思,语出《荀子·成相》:“臣谨修,君制变,公察善思论不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是基础,是前提。思考是关键,是总结,是深入,是完善,“三思而后行”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在学习中,学生应该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分析其中的得失、成败、经验和教训,作适时、适当的调整和改善,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
龙湖镇初级中学,现任校长许培德。校长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由县教育局任命,具有大学本科学历,2009年取得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资格,参加校长岗位培训并获得证书,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学校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办学以来,学校从实际出发,努力克服“学生人数多、起点低、基础差、尾巴长、心理素质独特”的五大困难,坚持以德育为首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如何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上得去”这一课题,开展办学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坚持以德育为首位,狠抓校风建设,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形成了“优教、志学、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办学规模不断壮大,从合并初的14班672名学生发展至今25班近1070名学生。近年来,学校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坚持德育先行,继续营造良好校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严谨治校,教育教学取得丰硕的成果,办学的质量全面提高。
近三年来,学校学生在中考和各项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有吴涵等6名同学考上金山中学,有李思帆等5名同学考上高级中学的,有李冰等44名同学考上华侨中学;学生在参加国级、省、市、县(区)、镇的各项比赛中也屡创佳绩,县以上的奖项达25项,镇级的有30项,其中许晓瑾、高秋旭获全国英语和化学竞赛一、二等奖,蔡梦欢获全国英语竞赛三等奖;有黄瀚同学获省书法三等奖;许晓瑾获潮州市化学竞赛一等奖,许戴纯获市星河杯作文竞赛获三等奖。2006年、2008年该校学生运动员在潮安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中分别获得初中乙组第四名和第一名;学校教师共有35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获县以上奖励,其中市级以上奖项9人,省级以上奖项5人;有5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参加县级以上观摩课比赛获奖的有6人,其中获市、县一等奖的各1人,县三等奖4人;参加县数学解题能力比赛获一等奖的6人,三等奖的4人;有许培德、黄少伟、吴锐杰、蔡少雄、王双燕、余史炎、廖雅兰8名教师被授予县级以上优秀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被评为“潮安县文明校园”、“潮安县绿色学校 ”、“潮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潮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潮安县德育达标学校”,“潮安县书法教育示范校”,被列为“潮安县中小学生体育训练基地”,多次被评为“龙湖镇先进学校”。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这是该校教师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我们的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更新教育观念,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在民主和谐激励奋进的良好环境下,在开放发展的现代教育进程中,学校拥有一大批师德觉悟高,业务能力精的青年骨干教师。近(5)年来,该校教师共有37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获县以上奖励,其中市级以上奖项9人,省级以上奖项5人;有5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参加县级以上比赛获奖的有17人,其中获得县一等奖的5名,市一等奖的1名;有6名教师被授予县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其中4人被授予市优秀教书育人称号。
自2003年以来,累计有26名学生考上市金山中学,被金山、高级、华侨中学录取的学生达到215人;有多个学科的中考成绩进入全县前三名;县中考评奖中,获同组学校总分比率评价优胜奖第一名2次,第二名2次,第三名2次,获市中考组织奖1次,多次受到市、县教育局和镇政府、镇中心学校的表彰。学生在参加国级、省、市、县、镇的各项比赛中也屡创佳绩,其中县级以上的奖项达34项,镇级的有56项 。2006年、2008、该校学生运动员在潮安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中分别获得初中乙组第四名、第一名,2010年获得初中甲组第二名;2011年该校学生代表队代表镇参加潮安县中小学生田径锦标赛,获得县甲组第一名,其中有两人打破县记录。
校园与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对学校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建设校园文化,要注重精神的激励性和丰富多样性结合,坚持“动态”和“静态”同行,物质与精神同构,为学生的发展构建良 好环境氛围。龙湖镇初级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主要突出以上两点:
1、静态布置上突出精神激励。教育家杜威对环境教育是这样解读的: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环境的作用,离开了环境也就没有教育。静态布置上,校园本身的一墙一柱一花一木就应让其具备育人功能。如我们在学校门厅安装电子显示屏,做为宣传窗口,及时公布学生在各项竞赛活动中的获奖情况,让学生一进校门便能看到;将中考前列学生也列入“名人”行列,将其照片和座右铭制作成幅挂在走廊的显眼处,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
2、动态开展上突出丰富多样。动态校园文化是以学校内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为主要表现方式的,以此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跟进社会的一种动态的育人方式。学校应坚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该校充分发挥学校团、年级、学科组的优势,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书画比赛、版报设计比赛、钢笔字比赛、书信比赛、歌咏比赛、广播体操比赛、学习交流活、学科比赛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建设校园动态文化阵地,提升学校文化内涵,为学校发展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