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有52个教学班,学生2617人。教职工115人,离退休教职工60人,省“春蚕奖”获得者3人。学校分为两个校区,老校区叫语溪校区,新校区叫东园校区。其中位于虎啸开发区的东园校区于2006年暑假投入使用,设计办学规模可达84班,成为崇福镇具有示范、辐射功能的区域性名校。
2007年元月12日,桐乡市崇德小学举行东园校区落成暨学校更名庆典仪式。桐乡市人民政府李建平副市长、桐乡市人民政府费玉林市长助理、桐乡市市府办魏昱初主任、桐乡市教育局谭炳法局长、崇福镇人民政府汪小平镇长、等领导,以及崇福镇社区、行政村领导、兄弟学校领导、崇福镇有关部门企业共建单位的领导、社会各界友好人士、本校退休教师代表、全体教职工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庆典活动。
李建平副市长代表桐乡市人民政府表达了对崇德小学东园校区落成和学校更名的热烈祝贺,同时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参与东园校区建设的各界人士和广大建设者,并表达了作为崇小学子对母校的良好祝愿。
谭炳法局长代表市教育局表达了对市政府、崇福镇政府以及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有关人士的感谢,阐述了崇德小学新校区建成使用的重大意义,同时殷切地希望崇德小学能够切实履行示范职能,为崇福镇小学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将优质资源、品牌资源辐射到全镇,办好崇福镇上的每一所小学。
汪小平镇长代表崇福镇党委、政府表达了对领导、嘉宾、老师的感谢,回顾了崇德小学百年来的办学成绩,在讲话中指出新校区的落成和学校更名翻开了崇德小学办学史上新的一页,希望崇德小学能够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浦妨美校长代表学校2700多名师生致欢迎词,感谢全体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领导和各界人士,表达了把崇德小学办得更好的信心和决心。
庆典仪式在校舞蹈队表演的《茉莉花开香满园》中顺利结束。 (桐乡市崇德小学)
浦妨美
童年的生活像一首诗,似一曲歌。走进生活,我们的小记者体验着、感受着、发现着、记录着。一路走来,酸甜苦辣尽收笔端。在孩子们眼里,生活充满了欢笑的乐趣,也有挑战的新奇;生活既意味着成长,又意味着收获……孩子们用明亮的眼睛来发现世界的色彩,用敏锐的耳朵来倾听世界的脉动,用纯真的童心来感受生活的内涵,用真挚的情感来书写生活的节律。
在假期里,我们的小记者用自己明亮的眼睛收集到了许多民风、民俗,感受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他们心中汇成了一首首灵动的诗,化成了一曲曲悦耳的歌,变成了一篇篇动人的文章。
祝愿我们的小记者在生活的大舞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放飞自己曼妙的想象,在春天里一起出发……
崇德小学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以“勤学厚德”为目标,代代相传,培养了大量的学生,仅解放以来就培养出毕业生16000多人,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人才。校友遍及四海内外,知名校友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自动化领域的首席科学家吴澄,美国凯萨斯州劳伦期大学教授范长鑫,新疆中医学院院长、教授张洵邦,山西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李裕民,中国美院教授俞守仁,《浙江日报》主任凌顺龙,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朱淼良,上海江南造船厂最年轻的监造师、现任总经理的吕坚炜……
傅华根,(1948- )浙江崇德人,恢复高考制度后首批全国统考入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中国民族音乐家,杰出二胡演奏家,民族音乐理论家,‘崇德琴社’社长。长期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和中国民族乐器演奏,尤其是在二胡和古琴演奏方面造诣很深。他曾在德国石勒苏益各—荷尔斯泰因国际音乐节成功演出,并在德国梅切西举办了个人二胡、古琴独奏音乐会。2005年底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向上百名美国学者、音乐界同仁,推广介绍中国的二胡和古琴名曲,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位被邀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向美国社会介绍中国民族音乐的中国民族音乐家。2010年5月移民澳大利亚。
赵晓明,(1961- )浙江崇德人,恢复高考制度后首批全国统考入浙江工学院(现浙江工业大学),后获浙江大学管理工程硕士学位。著名文化战略学家、出版家、收藏家和社会活动家,曾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工作、学习。1986年起数十次周游世界近八十国,访问、学习、考察、工作、研究和旅行,2003年定居美国首都华盛顿。任美国亚洲文化学院校董会主席、美国亚洲文化保存委员会副主席、(华盛顿)国际中国文化出版社社长、“崇德宣印堂”创办人和美国华盛顿地区浙江同乡会创始人及首任会长。
百年沧桑传薪火,千秋事业谱华章。自1988至今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浙江省先进学校、浙江省示范学校、浙江省课程教材试验先进学校、浙江省中小学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嘉兴市德育先进集体、嘉兴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嘉兴市教科研基地学校、嘉兴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嘉兴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嘉兴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桐乡市首批校本培训基地学校、全国文明雏鹰假日小队、全国优秀小队等荣誉称号校、桐乡市小学首家三星级学校、桐乡市语数优质学校、桐乡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