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
丽水学校大全>丽水小学大全>丽水大柘小学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学生春游

该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底蕴:1927年,第一个中共遂昌支部在在学校成立,点燃了我县的革命火种;1928年,热心桑梓的吴敢先生历十年之久,募集10080枚银元新建校园,开处州民间办学之先河;1994年经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浙江省第八所,遂昌县第一所“希望小学”在我校落成,2004年,第二幛教学楼“庆恩楼”落成,从此使古老学校有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大柘小学现址丰光,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早年是私塾所在地,在1908年,前贤在这里创办了“聚星小学”,是平远历史上最早的小学之一。解放后,大柘与超竹片行政区划时分时合,丰光校曾长期作为学区小学,中心小学,承担超竹片小学的管理工作。在老区学校改造时,2004年学校得以重新规划建设。随着平远城区的不断发展,为地处城区的丰光小学提供了发展空间。丰光得天时,占地利,升格为中心小学后,学校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大柘小学几经迁徙,原设于大柘墩背,后至梅东等处。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超竹镇撤并入大柘镇,学校布局调整。2004年8月,原超竹中心小学改组为大柘中心小学,设于超竹。2005年9月,原超竹丰光小学更名为大柘小学,负责管理原超竹镇所属小学和原大柘镇径背、凤池小学。

师资力量

篆刻作品

大柘小学有完小5间,前期小学3间,教学点1个,教职工96人,离退休57人,学生1238人,55个教学班。附设学前班9个教学班,教师9人,学生101人。校本部现有12个教学班,教职工30人,学生335人,其中住宿生58人。

今日的大柘小学,塑造学校新形象的工程正逐步推进,校风建设有了新起色,制度建设不断加大力度,教学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优秀课评选,手抄报,数学竞赛、成绩显著。学生获市县级奖励15人次,教师获县级奖励28人次,教师在县级发表论文18篇,市级8篇。2004年度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县优秀支部。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荣校”的办学方针,在“让人人在这里获得健康快乐美好时光”的理念指导下,努力追求“校园美、校风好、质量高、有特色”的办学目标,突出艺术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后被授予:浙江省示范小学、浙江省模范希望小学、浙江红领巾示范学校、浙江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丽水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丽水市农村示范小学、丽水市示范家长学校等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浙江日报》、《教育信息报》、《浙江画报》、《丽水日报》、《辅导员》、浙江电视台等媒体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少先队工作都做过专题报道。

基础设施

泉湖乐队

学校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有2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校园内各教室装备了闭踟电视和广播系统,各教师配置了计算机并上了宽带校园网,教学基础设施比较齐全。

经多年努力,所属小学全部实现楼房化。丰光、超竹两校按等级学校规范进行建设。新建改建教学楼4幢,宿舍楼2幢。按省标准配置,多媒体电教室、语言实验室、电脑室。扩大整修了二校的运动场,有了200米环形跑道。新建围墙、门楼。配置了厨房、卫生间等生活设施。育人环境不断改善。正、副校长均有大专学历,是小学高级教师。教师学历达标100%,其中大专学历60%,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形成了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

教学管理

学校不断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新班子组建后,一班人振奋精神,励精图治。有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制订了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如学校中长期建设规划《完善五套“马车”》,学校管理思路《一、二、三工程》(一目标,二机制、三抓三促),德育工作初具特色的《新三好评价体系》,教学工作全盘改进的《新世纪因材教育计划》。既抓课堂教学优化,又重视课外阅读为主等实践活动的结合,既重视教师教学常规的制度化,规范化,也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学校管理有了整体规划和明晰的思路,有了一套具体实施的办法。

作为浙江实施素质教育百校工程首批定点学校、浙江省活动课程研究学校、丽水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大柘镇小学的全体师生坚信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网友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
其他人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