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业余大学
1958年5月,福州市人民政府创办福州业余大学,市长张继中兼任校长。它以干部、教师为主要招生对象。初期,学校设在大根区观巷,依托福州第五中学办学。1961年与福州工农师范学校合并,校部迁至水部路22号,由教育局主管。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停办。“文化大革命”后,经教育部审定,承认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其为大专学历。1978年5月,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恢复福州业余大学。1982年,福州业余大学成为福建省首批验收审批的成人高校。1987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在鼓楼区仓角头1号拨600平方米平房为该校办公之用。1987年以后,学校开始招收第二学历生,附设中专部,与福建师范大学夜大学联办本科班。同时,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举办多种专业证书班,各级各类单科、多科培训班。
福州市工人业余大学
1959年1月,福州市总工会创办福州市工人业余大学。“文化大革命”中停办。
1979年3月,福州市总工会决定复办福州市工人业余大学,建校于福州市工人文化宫内,租用中学教室上课,举办以理工科为主的大专层次学历班。
1982年,学校成为福建省首批验收审批的成人高校。
1984年,与同是工会主办的职工业余中专——福州市工人业余工业学校合并,对外保留两块校牌,内设中专部,同时增设职业中学。
1992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成人中等专业教育先进学校。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州分校
1979年2月,福州市教育局创办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州工作站。
1983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办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州分校。
2002年9月,福州业余大学、福州市工人业余大学、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州分校(资源)整合组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1月,福州商业学校并入学院。
2006年12月,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08年7月,被确定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09年5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一批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院校。
2012年初,通过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正式成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3-4]。
截至2013年6月,学院下设9个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机械工程系、交通工程系、计算机系、人文社科系、管理系、经济系、应用外语系、商贸系)、2个部(公共基础部、思想政治教学部)、2个二级学院(网络技术管理学院、国际学院)、1个中心(电大与继续教育中心),共有39个全日制高职专业,2个特殊教育专业,2个应用型本科专业。
人文社科系:广告设计与制作(闽台合作)、文秘(文化市场管理方向)、广告设计与制作(特教)、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方向)、艺术设计(动漫方向)、会展策划与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
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特教) 、计算机网
学校建筑(5张)络技术、软件技术(多媒体应用方向)商贸系: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
管理系:建筑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方向)、工程造价、旅游管理、旅游管理班、出境领队班(含闽台合作项目)、航乘服务班
经济系:会计电算化、金融保险、金融保险(闽台合作)、投资与理财
电子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闽台合作方向)、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电梯维护与管理方向)
机械工程系: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纺织机械方向)
交通工程系:汽车运用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应用外语系:商务英语、商务日语
网络技术管理学院:网络管理、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方向)
截至2013年6月,学校共有教师总数457人,其中,院内专任教师219人、院内外兼职教师101人、院外兼课教师137人。
专任教师中的高级职称83人,占院内专任教师的37.9%,中级职称111人,占50.7%;初级职称25人,占11.4%;双师型教师149人,占86%。
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不含在读)教师134人,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教师78人,专科学历教师1人(为全国技术能手)。
兼职教师中高级职称占14.9%,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专业技能等级占13.4%。
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建立了融专业教学、岗位培训、技能竞赛、技能鉴定、技术研发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交通工程、计算机网络、文化创意、经贸物流、旅游服务等七大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基地10个,实训分室87个,实训设备总投入近5000万元,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规划和在建面积达2万平方米。其中文化创意共享实训基地、电梯装调与维护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影视动画实训基地、应用电子技术实训基地、物联网网络一体化实训基地、旅游管理实训基地等为省级财政支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
在2012-2013年度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质量评价结果中,学院17个专业类(33个专业)有16个专业类(31个专业)进入全省前10名,1个专业类(2个专业)为全省第1名。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数控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文化创意共享实训基地、电梯装调与维护实训基地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
学校景观(4张)广告设计与制作、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省级精品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旅游管理、应用电子技术、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
省级精品课程:应用文写作、网络广告设计、网站开发与学会学习、旅游资源分析与应用、商务英语应用写作、C语言程序设计、财务会计实务、电机与电力拖动、机械基础、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划实务、路由技术
福建省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政校企三位一体”共育数控专业群人才高职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
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校企联合培养文化创意类专业高技能人才”改革试点、“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改革试点、实施“校校企” 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工作、开展闽台高校师生双向交流
福建省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影视动画实训基地、应用电子技术实训基地、物联网·网络综合实训基地、旅游管理实训基地
福建省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电梯装调与维护实训基地
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与福州市经委、市商贸服务业局、市旅游局、青口投资区管委会、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组建了福州市电子信息与机械、动漫游戏、商贸服务、旅游服务、青口投资区、融侨开发区等4个行业、2个园区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
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CIT)合作举办计算机系统技术专业,与澳大利亚博士山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合作举办会计电算化专业,与台湾高校开展闽台高职“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与云南、山西、广西、河南、浙江、贵州、安徽等10省实现对等招生,并连续多年为省内外同类院校培训教育教学管理干部和专业教师。
截至2013年6月,学校合作的企业数量达到164家,其中4家为世界500强企业;合作企业订单培养759人。校企共同开发课程41门,共同开发教材31本。企业捐赠设备418万元,技术服务收入6.18万元,培训企业员工3706人。拥有院外实训基地105个,年接待学生数213552人次,其中接受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162360人次。
学校建有福建省高校动漫游戏应用文科研究中心、高职教育研究所、礼仪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11-13]。
2012-2013年度,学院公开发表论文249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或被EI收录的论文33篇;学院共有43项项目获得省、市、厅级科研项目立项,其中《数控机床切削加工方案优化研究及应用》获福州市科技局立项资助,《基于遥感影像的耕地信息自动识别及农作物长势评估方法的研究》获省教育厅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立项资助,《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研究》获福建省教育规划“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立项资助;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现了学院国家发明专利申请“零”的突破;出版专著3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的分析》荣获福州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是全省高职高专院校4项获奖成果之一。
据2015年7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54.74万册,电子图书56万种;馆藏图书中外借书库30万余册,教工书库11万余册,工具书库9千多册,电大书库7千多册,辅助书库3万多册,台版书库2万多册。
校训:明德、利器、厚实、笃行
内涵:校训“明德、利器、厚实、笃行”倡导的是:明辨是非、美丑、善恶,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刻苦学习,提高技能,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
校训“明德”,引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利器”,引自《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笃行”,引自《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劳,笃行而不倦。”
2012-2013学年,在校学生正式注册的院级学生社团共有31个,有会员3776人,占学生总人数的56%,成为全院人数最多的学生组织。
类别 | 社团名称(2013年6月数据) | |||
学习实践类 | ERP沙盘协会 | 动漫协会 | 美妆协会 | 投资与理财协会 |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协会 | 外语协会 | 广告协会 | 汽车协会 | |
礼仪协会 | 摄影协会 | 电子况技协会 | 市场营销协会 | |
旅游协会 | 电子商务 | 金融协会 | 法律协会 | |
文化艺术类 | 排球协会 | 乒乓球协会 | 羽毛球协会 | 舞蹈协会 |
书画协会 | 篮球协会 | 武术协会 | 棋牍协会 | |
吉他协会 | 轮滑协会 | 足球协会 | 魔术协会 | |
社会公益类 | 爱心协会 | 心理协会 | 手工协会 | ------- |
党委书记:陈承茂
党委副书记、院长:林承超
党委副书记:林福荣
党委委员、副院长:金昌余、詹碧卿、刘松林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沈锦华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