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四川壁山(现重庆市管辖)人张安钦、四川德阳人陈甸侯、四川蓬安人吕念修在唐文山等实业家的支持下,创建了私立南充成达中学,由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陈甸侯担任首任校长,校址设在顺庆城(今南充市顺庆区)正南街的五显庙和药王庙内。1936年,校址迁至顺庆城区小西街天上宫(今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本部)。1939年8月,日军进犯巴蜀,为避日军飞机轰炸的干扰,又将校址迁往南充县的罗家场(今高坪区江陵镇)。在罗家场办学期间,学校设有小学部、初级中学部和高级中学部,并实行分部管理。1949年12月10日南充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私立成达中学。1950年4月,南充县级机关从老县城(今南充市顺庆城区)黉墙街合作金库迁至龙门场张爷庙(今龙门镇第一小学内),1951年5月再迁至龙门场的龙门寺(今龙门中学内),被南充县人民政府接管后的私立成达中学,也随之从罗家场迁至南充县的县级机关所在地龙门镇,并更名为南充县第四中学。为适应建国后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1956年初,南充县第四中学即开设了一个幼师班。同年,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办速成师范班、解决小学师资”的通知精神及相关要求,南充县即在第四中学开办速成师范班。南充县的师范教育事业就此发端,拥有了专门培训师资的教育机构。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13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讲师20余人。现有教学'班32个,开设有五年一贯制小教大专班,三年制普师、幼师、音乐、美术、体育、英语、计算机、现代教育技术等9个师范专业和文秘与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艺美术、旅游与饭店管理等4个非师范专业以及普通高中班。1999年被南充市教育局确定为南充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以来,又同时承担起南充市在职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
学校教学设备精良,拥有卫星接收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多媒体宽带网络教学系统以及先进的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和微格教学系统,被南充市教育局授予“现代教育技术示范
教学大楼
学校”称号。音乐、体育、美术教学设备齐全,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向南充市五县三区一市及广安地区中小学输送师资10000余人,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骨干和其它行业的精英。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000余人走上了中小学教育行政领导岗位,300余人走上了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岗位。1999年以来,学校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先后举办了“南充市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南充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南充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嘉陵区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等11期培训班,培训学员1100余人。此外,还为当地国家大型企业承担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的经常性业务培训。
近年来,学校以“依托高校,资源共享;立足南充,辐射川北;服务社会,壮大自我”为办学思路,以“法德治校,民主兴校,改革促教,科研保教”为办学手段,积极推进学校整体改革,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师范与非师范兼有,农村与城市兼顾,基教与职教 兼容”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45次荣获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学校承担的“中师与小学挂钩,建立教育实践新模式”和“中师的改革与发展”两项省级科研课题,同时获得1998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连续6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市最佳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教师先后有24人次荣获省、市级劳动模范、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近几年来,教师在各级刊物发表教育科研论文300余篇,编著出版教育专著11本。
近年来,在师范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中,南充师范学校被市政府、市教育局确定为最后保留、重点发展的教师教育专业学校。经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自2001年起招收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大专班。根据国家教育部最新出台的教师[2002]1号文件精神,以及市政府、市教育局近几年来与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学院)多次协商达成的共识,西华师范大学决定以四川省南充师范学校为主体,组建“西华师范大学南充初等教育学院”。新组建的学院维持现行的人财物隶属关系不变,在教学、科研、学籍管理等方面接受四川师范学院领导。初等教育学院目前主要开办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大专班,为南充、广安两 市培养具有全日制大学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招生计划纳入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计划。初等教育学院在西华师范大学内部体系中属二级学院建制,所招收的大专班学生的毕业证书由西华师范大学统一验审和颁发。
1.幼儿教育学
了解现代教育、幼儿教育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信息,结合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将理论的阐述和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具体分析和指导。
2.幼儿卫生保健学
深入了解并掌握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幼儿健康评价的方法、常见心理问题的矫治、营养需要及膳食的配制、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及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等知识,能正确和理解幼儿卫生保健领域存在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学生从事托幼机构保育实际活动的专业素养。
3.幼儿心理学
了解幼儿的认知和言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幼儿的情绪、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及幼儿的活动心里。能依据幼儿特点,利用所学相关知识,初步具备幼儿园基层岗位幼儿教师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
4. 幼师英语
根据幼师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特点,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方位的培养学生,让学生掌握基本语法知识、语音知识、日常用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和综合阅读、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音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5.幼师英语口语/听力
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有目的、有计划的去创造让幼儿听的机会,激发幼儿注意倾听的兴趣,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然的英语语言价值大小的重要指标。
6.幼儿英语教学法
了解我国幼儿英语教学的历史和现状,知道幼儿英语教学是可行的,明白幼儿英语教学与幼儿英语教学法的关系,了解我国幼儿英语教学法的目标。
7.幼儿园实习指导
理论:了解实习过程与组织管理、保育实习、教育实习的目的、意义,实习全部内容的概括和一般方法。实践:从幼儿园实习入手,指导学生在实际环境中的实践,参照国家中级保育员职业资格标准,突出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8.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理论:通过幼儿教育指导的发展、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以及各领域的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幼儿园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知识。注重体现新的教育观念,反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实践:根据幼儿园课程模式的相关理论及案例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跟上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形势。
9.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内容,掌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规律,学会用所学专业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管理问题。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0.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实践
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兴趣,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与开展教科教研活动结合起来,以个个是主人,人人能创造”的教育理念,激发幼儿探索、参与,使环境创设融入教育性、情趣性和操作性为一体,成为幼儿展示自我的窗口,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11.键盘
让学生通过键盘乐器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掌握键盘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在幼教工作中键盘乐器的实际运用能力,将演奏技能从边弹边唱、即兴伴奏、移调以及相互配合等综合应用能力上体现出来。以获得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综合应用能力。
12.声乐
为了适应社会幼师人才培养的需求,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还要养成良好而有规律的练声方法和有规律的练声习惯,同时配合学习基本乐理、视唱练耳,来加强学生的读谱能力、听辨能力节奏感、音高及音乐感受和表现力的培养等内容。
13.舞蹈形体(幼儿体操/舞蹈)
掌握幼教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
14.美术
掌握简笔画线条简约、流畅、夸张等技巧,能独立完成黑板报和墙纸的构图,并在完成儿童画时,能做到线条流畅,形象准确,色彩搭配合理,装饰效果好。
15.手工(玩具制作)
要求学生掌握纸工造型的方法、步骤,各种形象的折法,面具、丝网花的制作方法以及立体织工的各种形象折法,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作品。
16.教师口语
通过有序而又严格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语音的标准程度和规范程度,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和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17.儿童歌曲/舞蹈创编
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结合幼儿歌曲规律,通过对幼儿歌舞基本理论以及大量实例、教案分析,从理论知识到技法指导、自成体系、指导具体,力图使学生对于舞蹈创编的形成和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有效提高幼师专业学生对舞蹈素材的实际掌握能力、分析能力、组合能力,突出实效性,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18.艺术基础与欣赏
提高学生对音乐、美术方面的欣赏水平,了解美术、建筑艺术、景观艺术、书法艺术、音乐艺术、影视艺术等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艺术形式作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