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铺设塑胶面积600平方米。教学楼中设有计算机房、图书室、科技实验室、校史室、心理咨询室等。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466人,教职工37人。
学校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始名“第二女子学校”,(创办人班亦超校长),是当时南京城仅有的三所学校之一。1915年因招收男学生,校址从始建的三条营(现永坚幼儿园)迁至小英府(现南京旅游学校),又更名为国民第十小学。北伐后,学校又从小英府搬至马道街3号,更校名为“马道街小学”。
由于学校越办越兴旺,人数愈来愈多,至日伪时期,每个班级人数达到70多人。每年学校对新生及转进学生,坚持择优录取,考试合格方可进入马道街小学。足见当时马小在南京是颇有名气的一所学校。1944年设分校(现小西湖小学),学校共有18个班,设有“童子军”课程。
新中国成立后,马道街小学转为政府公办学校,一直办学至今,依旧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2003年,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由马道街迁至边营86号。今天的马小已经经历一百多个春秋,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
年份 | 校长 | 教导主任 |
1906年 | 班亦超 | |
1915年 | 吴瑞芳 | 朱晋福 |
1934—1937年 | 曹伯庚 | 余茂功 |
1952年之前 | 李奎度 | 黄国珠 |
1952年5月 | 黄国珠 | 胡乃文 |
1958—1964年 | 洪汉俞 | 刘炳林 |
1964—1966年 | 陆廷梅 | 滕祖明 |
1970年 | 叶翠白 | 朱国云 |
1969—1983年 | 马文敬 | 朱国云 |
1984—1989年 | 朱国云 | 张修生 |
1990—1991年 | 刘其芹 | 祖风英 |
1991—1997年 | 徐秀玲 | 肖敏华 |
1998—2005年 | 徐秀玲 | 刘秀琴,李顺英 |
2005—2006年 | 鲁书毅 | 刘秀琴,苏卫东 |
2006—2007年 | 贾青 | 刘秀琴,苏卫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