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南京学校大全>南京大学大全>江苏警官学院
学校简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江苏警官学院

外文名

Jiangsu Police Institute

校训

无私奉献

创办时间

1949年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政法

主管部门

江苏省人民政府

所属地区

中国南京

主要院系

公安管理系、治安管理系、侦查系、公安科技系、法律系

历史沿革

1949年6月创办南京市公安学校

1953年8月更名为江苏省公安学校。

“文革”期间学校停办。

1978年8月,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安德门128号复校,经批准?招收大专生,举办大专班。

198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江苏公安专科学校,是全国第一所省属公安专科学校。

1998年9月,与江苏省人民警察学校合并,同时与南京大学联办行政管理(警察管理方向)和法学(侦察方向)两个本科专业(方向)。

2000年6月,原江苏省司法学校并入。

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江苏警官学院。

2004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增挂江苏公安管理干部学院牌子,下设江苏省公安派出所长学校、刑警队长学校、交巡警队长学校(简称“三长学校”)。

2006年6月,经江苏省学位委员会评审,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7年10月,在全国省属公安高校中第一个接受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良好结论。

2011年9月,学院“公安学”一级学科被列入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成为江苏省未开办研究生教育的15所本科院校中唯一拥有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高校,并被省学位委员会列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省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2月,学院浦口新校区正式启用,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办警务硕士研究生教育。

校园环境

校本部(浦口校区)

学院本部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石佛寺三宫48号,另有安德门、龙潭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现有痕迹检验、法化学、刑事侦查等8个综合性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00多万元。建有射击馆、警体馆、警用驾驶训练场、技战术训练模拟街区、标准运动场等训练场馆。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63万册,电子图书52万册,中外文期刊1300种,开发建设公安特色数据库8个,在江苏公安网建立了数字图书馆。建成了设施先进的校园网,数字化校园初具规模,硬件条件居全国公安院校前列,学生宿舍、食堂、教室皆配备空调、百兆光纤接入,宿舍插卡式热水器。建有全国第一个指纹主题博物馆——南京中华指纹博物馆。

安德门校区

安德门校区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小行路,系原江苏公安专科学校、江苏警官学院公安类专业老校区,目前承担非公安专业(法学、公共安全管理)、公安专业(警察法学)教学任务,在校生一千余人。

龙潭校区

龙潭校区教学楼、办公综合楼、学生公寓楼、礼堂、食堂等教学、办公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电脑房、语音 江苏警官学院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和电教室等现代教学基础设施功能齐全,警官俱乐部、学生卡拉OK厅、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学生文化体育娱乐场所配套成龙。校区图书分馆藏书6万余册,期刊杂志510多种。

龙潭校区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校区管理委员会和党总支,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履行对龙潭校区的管理职能。校区设有综合科、政工科、教学保障科、学生管理科、后勤管理科和图书分馆等6个部门以及学院驾驶员培训中心。

龙潭校区主要承担该院部分公安类专业一年级学生的管理训练和该院所有公安类专业学生的驾驶技术培训任务。学院统一安排教师来龙潭校区授课,校区教务部门对日常的教学工作进行协调和督查,以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校区按照“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围绕培养“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专门人才的目标,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注重对学生进行警察意识的培养以及适应性和养成性教育。后勤工作坚持以师生满意为标准,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不断提高保障能力。驾驶技术培训以该院公安交通管理专业教育为依托,积极探索,不断进取,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既符合驾培行业规范,又具有警务技能训练特色的教学、训练和管理的模式,先后完成了近万名学生驾驶培训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013年2月,学院安德门校区、龙潭校区的公安专业学生整体搬迁至浦口主校区,龙潭校区已成为江苏警官学院历届学子的回忆,不再承担学院教学任务。

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学院形成了以法学为主,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公安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学院设有公安管理系、治安管理系、侦查系、公安科技系、法律系和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警察体育教研部等7个教学系(部),设置行政管理、公安管理学、治安学、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涉外警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刑事科学技术、法学等13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方向)。同时,开设法学、刑事侦查、公安保卫等5个成人教育本、专科专业,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安管理专业主考学校。

学科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现有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1个,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2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1个。全日制本科专业中,有江苏省高校特色(品牌)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江苏省、公安部精品课程12门,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含立项建设)11部,江苏省高校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4个。获过江苏省、公安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5项。

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现有教职工675人,其中专任教师402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教师16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14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8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23人,院学科带头人16人,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3人,院级教学名师27人,系部教学能手82人。有47位教师获得刑事技术鉴定资格。先后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安部特聘专家刘耀等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从公安机关聘请了73名高、中级培训兼职教官。

教学建设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本科侦查学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专科刑事侦查(现为侦查)、治安管理专业分别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建设点。2002年以来,有2项成果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7门课程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精品(优秀)课程,1门课程被评为公安部精品课程,1门课程被评为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课程;5部教材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3部教材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校立项建设精品教材;11个多媒体课件获江苏省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奖;法化学实验室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

对外交流

对外交流不断拓展。每年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警察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德国、韩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警察代表团来校访问过。学院被公安部确定为引进国外人才项目执行单位、中欧警务培训项目执行单位,承办了“国际警务联络交流项目”等多个引智项目,多次举办重要的学术会议。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设立了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江苏现代警务研究中心、警察文化研究中心、民国警察史文献中心等研究机构,着力加强公安学研究。科研服务公安实战成效明显。在全省公安机关建立了13个科研基地、29个科研工作站,并在苏州设立创意警务研究室,与南京市公安局合作建立警务信息化应用研发实训中心,每年与公安机关合作开展近20个警务研究项目。

科研成果

教师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70多篇,被SCI、EI等国际三大索引收录19篇,出版专著、教材100多部。20多项成果获得公安部科学技术奖、“金盾文化工程”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公安工作创新奖、科技强警奖等奖励。

学术交流

定期举办江苏警务发展论坛,成为凝聚各方智慧为江苏公安工作献计献策的高端论坛。学院注重加强与省内外公安政法机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并与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警察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协作关系。主办了“侦查学基础理论”、“警察·政治·和谐社会”等13个全国性和地区性学术会议。

学术期刊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被评为中国优秀社科学报、江苏省一级期刊,进入江苏省期刊方阵并获江苏省优秀期刊提名奖。《现代警务研究》刊物在服务领导决策和公安实战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文化传统

学院坚持服务公安事业的办学宗旨,围绕培养忠诚、勇敢、智慧、奉献、廉洁的人民警察根本任务,坚持“政治建警”原则和“从严治警、从严治校”方针,坚持教学、科研与公安司法实践相结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突出公安教育特色,努力培养公安机关用人单位满意人才。

校风

政治坚定、学习勤奋、作风踏实、警纪严明

校训

无私奉献

校徽

江苏警官学院校徽图案由五角星、盾牌、宝剑、天平秤、翻开的书本、钢笔尖头、橄榄枝和“江苏警官学院”中、英文字体等组成。其中,五角星代表国家,表明学院培养的人才是国家政权与法律的捍卫者;盾牌和宝剑代表着人民警察,既表明学院警察职业教育的特点,又代表人民警察的亮剑精神;天平秤既表明学院还培养司法专业人才,也表明学院培养的公安和司法人才必须做到公平、公正;翻开的书本又作为天平秤的秤杆、宝剑的剑头又是钢笔尖头,表明学院是一所公安院校;橄榄枝代表和平,表明学院培养的人才是国家治安与和谐社会的维护者。

校歌

无上荣光

执笔:张健

作曲:卞留念

歌词:虎踞紫荆山 龙腾扬子江

从警的热望 激荡在心上

心中责任重头顶警徽亮

母亲的嘱托澎湃在胸膛

青春校园 警官摇篮 我们从这里扬帆起航

今天警院 年轻学子 明天共和国的卫士栋梁

为了社会和谐 为了百姓安康

我们勇往直前 我们无上荣光

为了光 我们无上荣光

不辱使命 无私奉献 我们从这里放飞梦想

金色盾牌 铸就警魂 服务人民忠诚于党

为了社会和谐 为了百姓安康

我们勇往直前 我们无上荣光

为了光 我们无上荣光

学校领导

姓名职务警衔
孙兴家学院党委书记行政一级警监
吴跃章院长,学院党委副书记行政一级警监
赵远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行政二级警监
张霞学院党委副书记行政二级警监
宋践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行政二级警监
封野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行政二级警监
张健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行政二级警监
殷竹钧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行政三级警监
薛宏伟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行政二级警监
陈德祥正院级调研员行政二级警监

荣誉称号

学院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多次获得“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在2005年公安部组织的全国公安院校管理与建设调研中,该院综合得分在全国省属公安院校中名列前茅。2006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学院党委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网友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
其他人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