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南京学校大全>南京大学大全>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市风光秀丽的玄武湖畔,原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的旧址内。前身为1935年的中央大学医学院,定址于南京市鼓楼区丁家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医学院迁至四川成都,与华西大学、齐鲁大学合作教学,并于1939年设立牙科医院,时任院长为内科学教授戚寿南。1946年中央大学在南京复校上课,医学院仍设在丁家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大学改名为南京大学,医学院也相应改名为南京大学医学院,设基础医学部、治疗医学部和社会医学部,附设大学医院、牙症医院,蔡翘任院长。1951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领导,医学院附设医院更名为解放军第84医院。1952年南京大学医学院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医大学。1954年9月第五军医大学迁往西安,与第四军医大学合并,留下部分教师及附属医院与三所军队医科学校组建成第六军医学校。1958年7月总后勤部将第六军医学校及附属医院移交铁道部,改建为南京铁道医学院。2000年4月14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南京铁道医学院与东南大学合并成立新的东南大学,原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改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医学院成为综合性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丁家桥校区也成为东南大学三个主校区之一,是医学学科、生命学科、生物与医学工程学科优秀人才和创新成果的培育基地、医疗卫生服务基地和江苏省生物医药研发孵化创业中心。  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在73年的办学历史中,大师云集、人才辈出:像潘铭紫、蔡翘、戚寿南先生等一批声名卓著的医学名家和教育家,就曾在这片土地上工作或学习过。改革开放以来,医学院为祖国培养了像贺林院士、杨焕明院士、黄钢、樊佳教授等大批优秀的高级医学人才,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贡献。

专业设置

丁家桥校区现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三个整建制二级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和海外教育学院部分专业学生。设有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护理学、预防医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生物工程、制药工程8个本科专业和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2个七年制专业。  (注:基础医学院与临床医学院已合并成立新的东南大学医学院)

教师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240人,其中教授63人,副教授86人,讲师89人,助教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62.08%。45岁以下的教师191人,占教师总数的79.59%,其中36岁以下的教师64人,占教师总数的26.67%。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99人、硕士学位101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41.25%、42.08%,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83.33%,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逐渐优化。医学类专业生师比按A级指标核算4.69,符合教育部对高等医学学校师资队伍职称结构的基本要求;教师队伍年轻化,富有活力。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973” 课题首席科学家1人,省“333工程”、“六大高峰人才”、“青蓝工程”、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等各种人才工程40余人。
网友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匿名
    2014-09-23 02:35:07发表

    虽然我不是在延长校区读大专的,但是毕业后我却是在这里读专升本,如今刚开始没多久,是个插班生,希望顺利考上本科,上海大学加油!

  • 匿名
    2014-09-21 05:00:51发表

    母校额,毕业了以后都没回去过呢。哈哈,惭愧,所以印象停留在4年多前呢。学校教育质量一般,基本考上本科的都是二本的。平时文娱生活还是蛮丰富的,就是读书抓的不紧,导致前2年没好好学,最后一年薄发不起来,班级

相关新闻
其他人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