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三中创办于1906年,最初校名为广山两等小学堂,1921年改名为莆田公立广山模范小学,1941年3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改名设立莆田县广山初级中学,1953年3月,学校又改名为莆田第三中学。这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曾经为新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谱写了光辉的校史。莆田第三中学地处风景秀丽的福建省凤凰山麓,毗邻城厢区政府,是市区一所理想的普通高中。学校占地面积近200亩,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宜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错落有致。教学楼、实验室、电脑室、图书馆、电子备课室、多媒体多功能教室、阅览室、食堂、学生公寓、体育场等教育基础设施齐全。学校现有初、高中部4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两千多人。学校有专任教师188人,其中高、中级教师86人。
2008年经莆田市人民政府发文同意莆田五中分校正式设立为完中,并冠名为莆田第三中学。28日上午,莆田五中分校隆重举行冠名莆田第三中学揭牌仪式。
2004年7月,城厢区委,区政府把原城南中学与莆田第五中学资源进行了整合,成立了莆田五中分校.该校地处风景秀丽的凤凰山麓,毗邻城厢区区政府,现有初中,高中学生两千多人.几年来,该校的教育配套不断完善,教学楼,实验室,电脑室,图书馆,阅览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多功能教室,食堂,学生公寓,体育场等教育基础设施应有尽有,校园景观优美,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现有教师188人,本科学历者169人,占教师总数的90%,教师学历100%达标,其中高级教师33人,中级教师4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和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28人.形成一支思想,业务双过硬的师资队伍;学校注重立足校本推进素质教育,开发了12门校本课程,建立了63个课题,其中校本课程《心理健康与辅导》获省级优秀奖,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被中央教科所定为"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学科竞赛成绩喜人,学生获奖层次不断提高,获国家级奖14人次,获省级奖16人次,市级奖36人次.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文明学校,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市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以及其他荣誉.
莆田五中分校自2004年筹建普通完全中学以来,在城厢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指导下,积极调动有利因素,不断推进学校管理工作和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经有关部门考察调研,认为在莆田五中分校设立普通完全中学的办学条件已经成熟。莆田第三中学的设立,成为市区唯一的一所普通完中,缓解了我市普通高中资源的不足,缓解了市区内几所达标校高中的招生压力。
莆田第三中学表示在冠名之后,将加强校舍、教学设备、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努力把学校建成省级达标学校,更好地为我市教育事业做贡献。
莆田的教育踏上新里程,实现新跨越.莆田五中分校冠名为莆田第三中学,标志着这所学校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全体师生信心倍增,在新的起点上,传承历史,奋发有为,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要求,为早日实现城区品牌达标学校而努力奋斗。
福建省莆田第三中学位于莆田城北、夹漈山下,巩溪水边的涵江区新县镇广宫村。由思想维新的乡人陈国清(清举人)、陈捷标(清举人)、陈圣经(清秀才)等人,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发起创办广山两等小学堂,利用步云书院和一座民房,修建为校舍。公推陈国清任堂长。余祖颐(号肃期清秀才)任监督,胡汶霖(号雨苍清秀才)任舍监。辛亥革命后,后经县府派员视察,选符合条件,才于1921年把广山两等小学堂改为莆田公立广山模范小学校。拨款修建校舍,学制由八年改为六年,委派胡汶霖(雨苍)任校长,教员有陈翼卿(福建法政毕业)、黄万年(福建法政毕业)等。1921年至1928年间,军阀割据,萑苻满地,社会动荡不安,学校濒于停办,后由陈捷标(清举人)组织民团,保卫家乡,学校才得勉强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到了1929年9月,莆田县教育局批准把公立广山模范小学改为县立广山小学校。1931年至1932年,两届毕业生参加全县会考,成绩列入乙等第一名。1929年涵江大暴动,校友陈天章(莆田县农村苏维埃政权第一个党支部书记)、蔡文焕发动学生、发动工农,游行示威,张贴革命标语,掀起反霸(反恶霸范少京)高潮。广山小学师生在这次革命斗争中起了极大的作用。2008年5月5日,莆田市人民政府发文(莆政综[2008]73号)同意莆田五中分校正式设立为完中,并冠名为莆田第三中学。莆田五中分校自2004年筹建普通完全中学以来,在城厢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指导下,积极调动有利因素,不断推进学校管理工作和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经有关部门考察调研,认为在莆田五中分校设立普通完全中学的办学条件已经成熟。莆田第三中学的设立,成为市区唯一的一所普通完中,缓解了我市普通高中资源的不足,缓解了市区内几所达标校高中的招生压力。莆田第三中学表示在冠名之后,将加强校舍、教学设备、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努力把学校建成省级达标学校,更好地为我市教育事业做贡献。 (城厢区教育局)
5月28日,莆田五中分校冠名为莆田第三中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金钵、副市长张丽冰出席仪式,并为莆田第三中学揭牌。
据了解,莆田五中分校自2004年筹建普通完全中学以来,在城厢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指导下,积极调动有利因素,不断推进学校管理工作和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经有关部门考察调研,认为在莆田五中分校设立普通完全中学的办学条件已经成熟。5月5日,莆田市人民政府发文同意莆田五中分校正式设立为完中,并冠名为莆田第三中学。莆田第三中学的设立,成为市区唯一的一所普通完中,既缓解了我市普通高中资源的不足,又缓解了市区内几所达标校高中的招生压力。
揭牌仪式上,副市长张丽冰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莆田第三中学的冠名表示热烈的祝贺,张丽冰说,莆田第三中学的冠名这是对城厢教育工作的肯定,对莆田五中分校几年来工作的肯定,当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工作要优先发展,要切实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科技的要求。
莆田三中创办于1906年,最初校名为广山两等小学堂,1921年改名为莆田公立广山模范小学,1941年3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改名设立莆田县广山初级中学,
1953年3月,学校又改名为莆田第三中学.这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曾经为新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谱写了光辉的校史.
后来不知为何原因沉沦(暂无资料可查)。莆田一中到莆田十九中惟独莆田三中是空白。直到08年才被外人提起。
2008年经莆田市人民ZF发文同意莆田五中分校正式设立为完中,并冠名为莆田第三中学。28日上午,莆田五中分校隆重举行冠名莆田第三中学揭牌仪式。
2004年7月,城厢区委,区ZF把原城南中学与莆田第五中学资源进行了整合,成立了莆田五中分校.该校地处风景秀丽的凤凰山麓,毗邻城厢区区ZF,现有初中,高中学生两千多人.几年来,该校的教育配套不断完善,教学楼,实验室,电脑室,图书馆,阅览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多功能教室,食堂,学生公寓,体育场等教育基础设施应有尽有,校园景观优美,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现有教师188人,本科学历者169人,占教师总数的90%,教师学历100%达标,其中高级教师33人,中级教师4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和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28人.形成一支思想,业务双过硬的师资队伍;学校注重立足校本推进素质教育,开发了12门校本课程,建立了63个课题,其中校本课程《心理健康与辅导》获省级优秀奖,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被中央教科所定为"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学科竞赛成绩喜人,学生获奖层次不断提高,获国家级奖14人次,获省级奖16人次,市级奖36人次.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文明学校,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市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以及其他荣誉.
莆田五中分校自2004年筹建普通完全中学以来,在城厢区委、区ZF的关心指导下,积极调动有利因素,不断推进学校管理工作和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经有关部门考察调研,认为在莆田五中分校设立普通完全中学的办学条件已经成熟。莆田第三中学的设立,成为市区唯一的一所普通完中,缓解了我市普通高中资源的不足,缓解了市区内几所达标校高中的招生压力。
莆田第三中学表示在冠名之后,将加强校舍、教学设备、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努力把学校建成省级达标学校,更好地为我市教育事业做贡献。
莆田的教育踏上新里程,实现新跨越。莆田五中分校冠名为莆田第三中学,标志着这所学校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全体师生信心倍增,在新的起点上,传承历史,奋发有为,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要求,为早日实现城区品牌达标学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