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
秦皇岛学校大全>秦皇岛大学大全>河北农业大学
学校简介

学校概况

2012年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中西部100所工程大学,成功进入继985、211后国家第三阶梯大学行列。河北农业大学先后经历了直隶农务学堂、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河北省立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历史时期。参与组建了武汉水利水电学院(现与国立武汉大学合并)。学校长期得到国家领导人及相关部委的关怀与重视。进入新时期,1986年和1996年及2011年三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宣传学习河北农业大学的高潮。

历史沿革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由直隶总督袁世凯奏请慈禧太后恩准创立直隶农务学堂(河北农大前身),初建在霍家大院(现建华大街一道桥北),是中国成立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之一,?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河北农业大学校。

1904年,改为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直隶清政府学部管理。

1912年,学校改为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1921年9月,驻保直系军阀直鲁豫巡阅使曹锟奉北洋政府教育部令,将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医务学堂,还有法律、法政、高等师范等学堂合并,组成河北省第一所综合性的大学——河北大学。首任校长由曹锟之弟直隶省长曹锐兼任。当时的河北大学以农科为主,专业设置为林学、农学、园艺三个系,学制四年。

1931年,河北大学解散后,省立农学院仍独立办学,在原校园北(现学府胡同),另建学院大门,座南向北。校门分内外两道。

保定解放后,河北农学院原校址改为中共冀中区党校使用。河北农学院先是暂驻在南关天主教淑慎女中,后政府拨出省立农事试验场做为建院的校基(原曹锟花园)。

1958年6月,经省委批准河北农学院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7月,省委办公厅决定将西下关原省立农学院旧址移交河北农大。

1966年,河北大学从天津迁保。

1975年8月,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指示学习朝阳农学院经验,将学校搬到农村,河北农业大学总校本部迁到石家庄地区获鹿县牛山,校名为河北农业大学革命委员会总校,校总部建在山坡上。学校“一分为五”,分别在衡水地区前磨头、邯郸地区永年县、唐山地区昌黎县、沧州市水利专科学校。

“文革”后,拨乱反正,总校、分校迁回保定原址,恢复原校名。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农大得到飞速发展,与河北林学院合并,在林学院原校址基础上扩建建成了西校区。学校拥有保定校区、渤海校区、秦皇岛校区、定州校区,形成了“一校四地五区”办学的布局。

2012年,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中西部100所工程大学,成功进入继985、211后国家第三阶梯大学行列。

校训理念

学校秉承“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的办学原则,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1979年,师生深入太行山区,校训,受到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与表彰。围绕深化和拓展“太行山道路”,先后建立校级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50多个,并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办学,与石家庄赵威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保定市同兴农业科技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进行校企合作,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

办学规模

基础条件

学校有五个校区(保定东西校区,秦皇岛、定州校区、渤海校区),校区布局形成了四地五区的格局,校园占地3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27万平方米;纸质型图书与文献200余万册;仪器设备值2.6亿元;附属实验农场330余公顷、林场2700余公顷;学校先后与邢台、承德、石家庄等签订了市校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与省内十几个县级政府签订校县合作协议,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

师资队伍

根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在校教职工3000余名,教授及相应职称人员375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人员650人,博士生导师140人,硕士生导师568人。学校先后有38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3人;1人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14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9人。

学科建设

根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硕士一级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门,农业部重点学科1门,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门,河北省重点学科16门,省强势特色学科4门。

硕士一级学位授权点20个:生物学,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农林经济管理,应用经济学,化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风景园林学,生态学,城乡规划学,草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生物学,农业工程,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林学,农林经济管理。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门:作物遗传育种。

农业部重点学科1门:果树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门:森林培育。

河北省重点学科16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果树学,植物病理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森林培育,结构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农业经济管理,植物学,临床兽医学,土壤学,预防兽医学,风景园林学。

省强势特色学科4门: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林学。

教学建设

根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园艺植物育种学。

省级精品课程:农业昆虫学,农村发展学,数据结构,水力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植物营养学,机械工程材料,土壤学,林木病理学,农村发展学,西方经济学,林木育种学,土地经济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森林生态学,机械测试技术。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河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河北农业大学林果生态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作物学实验教学中心、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园艺实验教学中心、林学实验教学中心、植物保护实验教学中心。

学科优势

学校设有27个学院,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5个本科专业;具备全部类别的学生培养体系。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部级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3个省级重点学科,涵盖了“农、工、管、理、经、文、法”七大门类,形成了以农业学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其中农林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点是河北省第一个管理类博士点,会计与资产评估学科是财政部重点建设学科。学校建有建设部“北方村镇建设人才培训中心”、财政部“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培训基地”。

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全面实施311人才培养模式和完全学分制,建成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2个,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65个,位居河北高校前列。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9项。

河北农业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序号名称
1作物学
2植物保护
3园艺学
4林学
5农林经济管理
6农业工程

河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序号学科门类专业名称代码授权等级
1理学植物学071001博士
2工学农业机械化,工程082801博士
3工学农业水土工程082802博士
4工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博士
5农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1博士
6农学作物遗传育种090102博士
7农学作物生产工程与技术推广090120博士
8农学农业生态,科学与技术090121博士
9农学种子科学与技术090122博士
10农学作物生物技术090123博士
11农学作物产品安全生产调控工程090124博士
12农学植物资源学090125博士
13农学饲料作物生产与利用090126博士
14农学果树学090201博士
15农学蔬菜学090202博士
16农学花卉与景观园艺学090220博士
17农学设施园艺学090221博士
18农学园艺产品质量与安全090222博士
19农学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090223博士
20农学土壤学090301博士
21农学植物病理学090401博士
2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90402博士
23农学或理学农药学090403博士
24农学生物防治090420博士
25农学杂草科学090421博士
26农学农业生态安全090422博士
27农学生物安全090423博士
28农学农业微生物学090424博士
29农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1博士
30农学林木遗传育种090701博士
31农学森林培育090702博士
32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120301博士
33管理学林业经济管理120302博士
34管理学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120320博士
35管理学农村财务与资产评估120321博士
36管理学农村财政与金融120322博士
37管理学农村发展120323博士
38管理学农村,产业经济120324博士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序号学科门类专业名称代码授权等级
1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科学020106硕士
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020202硕士
3经济学产业经济学020205硕士
4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3硕士
5法学思想政治教育030505硕士
6文学英语语言文学050201硕士
7理学分析化学070302硕士
8理学植物学071001博士
9理学动物学071002硕士
10理学生理学071003硕士
11理学水生生物学071004硕士
12理学微生物学071005硕士
13理学神经生物学071006硕士
14理学遗传学071007硕士
15理学发育生物学071008硕士
16理学细胞生物学071009硕士
17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硕士
18理学生物物理学071011硕士
19理学生态学071012硕士
20工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硕士
21工学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硕士
22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081303硕士
23工学岩土工程081401硕士
24工学结构工程081402硕士
25工学市政工程081403硕士
26工学水工结构工程081503硕士
27工学水利水电工程081504硕士
28工学发酵工程082203硕士
29工学农业机械化工程082801博士
30工学农业水土工程082802博士
31工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3硕士
32工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804硕士
33工学环境科学083001硕士
34工学食品科学083201硕士
35工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博士
36农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1博士
37农学作物遗传育种090102博士
38农学果树学090201博士
39农学蔬菜学090202博士
40农学茶学090203博士
41农学土壤学090301博士
42农学植物营养学090302硕士
43农学植物病理学090401博士
44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90402博士
45农学农药学090403博士
46农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硕士
47农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1博士
48农学草业科学090503硕士
49农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090504硕士
50农学基础兽医学090601硕士
51农学预防兽医学090602硕士
52农学临床兽医学090603硕士
53农学林木遗传育种090701博士
54农学森林培育090702博士
55农学森林保护090703硕士
56农学森林经理学090704硕士
57农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5硕士
58农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硕士
59农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硕士
60农学水产养殖090801硕士
61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00705硕士
62管理学会计学120201硕士
63管理学技术经济及管理120204硕士
64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120301博士
65管理学林业经济管理120302博士
66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120405硕士

河北农业大学专业学位授权点

专业学位授权种类授权领域
农业推广硕士作物
园艺
植保
农业资源利用
养殖
林业
农业区域发展
农业机械化
农业信息化
食品加工与安全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渔业
兽医硕士
风景园林硕士
工程硕士农业工程
食品工程
计算机技术
建筑与土木工程

培养模式和机制

全面实施311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分制,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社会适应性与竞争力不断增强,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0%,考研率超过20%,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类型齐全,数量位居河北省高校前列。学校先后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9门;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学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9项,其中一等奖13项、二等奖31项。在教育部组织的2002-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河北省有5个学科进入全国前十名,河北农业大学占有其中四个。

毕业生就业率

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位居河北省属高校前列,经过教育部全国高校就业工作评估检查专家组的综学校荣获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就业50强先进单位)。学校实行的“领导垂范,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以及全员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专业教师技术服务在先,毕业生人才输送跟进的就业带动模式”、“以全面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全员实习见习活动”、“借巢引凤,打造学校就业市场品牌效应”、“开发网络就业即时咨询系统,提高服务水平与效率”等多项创新就业工作作法均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从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两方面做好就业工作,切实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突出重要位置,形成了“创建一个机制、打造四个模式、实现三个目标”就业工作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位居我省前列,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了95.5%。

办学特色

学校秉承“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的办学原则,创了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凝结成“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形成了“崇德、务实、求是”的校训,受到党和国家的肯定与表彰。先后建立校级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50多个,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合作办学和校企合作,积极深化和拓展“太行山道路”,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办学一百多年来,数以十万计的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生在我国各条战线上为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院士、知名专家、技术骨干、企业家和领导干部。

院系设置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27个院系。

院系设置:城乡建设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农学院,食品科技学院,艺术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园林与旅游学院,农村发展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理学院,商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园艺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海洋学院,国土资源学院,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学院,植物保护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中兽医学院。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根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研究中心11个,省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农业部园艺产品质量安全与品种改良重点开放实验 室,河北省作物种质资源实验室,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实验室,河北省生物无机化学实验室,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与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

省级研究中心11个: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国家果蔬加工专业分中心,河北省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牛羊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农村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轻金属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张北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

科研实力

2006~2010年,承担国家“863”课题、“973”专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等各级各类项目2629项,鉴定科技成果293项,其中220多项达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1)、“枣疯病控制理论与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棉花抗黄萎病育种基础研究与新品种选育”?获得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18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河北省省长特别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3项。

学校有河北省高校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试验站)。“十五”以来,承担国家“863”课题、“973”专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等各级各类项目2629项,鉴定科技成果293项,其中220多项达国际先进水平;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18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河北省省长特别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3项。“十一五”以来,取得科技成果30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3项,审定新品种48个,专利130多项,科技著作300多部,三大索引论文1000多篇。到位科研经费3亿多元,创社会经济效益300多亿元。科学技术获奖等级和数量连续十年居于全省高校之首,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出版《河北农业大学学报》、《FrontiersofAgricultureinChina》等学术期刊。2011年7月12日,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在京召开“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启动会,会上对“十一五”工程实施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了表彰。河北农业大学等16个科研院所获先进集体奖,马峙英,李雁鸣等多名教授获“十一五”工程实施先进个人奖。

主要科研机构
农学院林学院园林与旅游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城乡建设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商学院园艺学院
河北省作物种质资源实验室河北省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生物无机化学实验室
中国枣,研究中心河北省作物抗逆抗病虫,应用基础研究,基地河北省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省山区研究所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山区研究室蚕种质量检验中心农产品加工机械,研究室
分子科学研究所作物种质研究中心农业机械化,研究中心
林业生物技术,研究室植物免疫研究室农作物遗传研究室
果树研究室作物育种,中心药用植物,研究所
蔬菜花卉,研究所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畜牧工程技术研究所
农村教育,研究所

相关单位

其他教学及业务单位
经济贸易学院商学院园艺学院
研究生学院体育教学部图书馆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科教兴农中心学报编辑部
教学实验农场教学实验林场幼儿园
档案馆

国际交流

河北农业大学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日本、奥地利、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2002年—2007年间,先后派242人次的教师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日本等国家考察访问、合作科研和攻读学位;并聘请了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的一些著名学者作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有数百名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学校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圣托马斯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日本信州大学、韩国晋州产业大学、巴基斯坦艾立德农业大学、蒙古国立大学等14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关系,签订了交流与合作协议;其中,与蒙古国立大学、美国库克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三年间,共培养79名学生。学校已接受培养来自日本、巴基斯坦、土耳其、菲律宾、韩国、法国等国家的留学生和进修生,并开始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

学校正在积极探讨与荷兰大学、西日本短期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与荷兰大学已草签协议,首批交换学生将于2009年9月派出,时间为一年。两校的课程对接和相互承认学分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已经达成了2+2(国内两年,荷兰两年)的意向。西日本短期大学是以短期实习为主,大四学生的毕业实习在西日本短期大学进行。2008年的上半年园艺学院的两名学生已经赴该校实习,并得到了良好的反馈。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2010年下半年援外培训项目名单,学校申报的官员培训班——“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研修班”获批。加上学校于5月25日开班的“发展中国家旱作农艺技术培训班”,学校首次在一年内承办两次国家援外培训项目。

从2004年开始,学校已承办了1期援外培训官员班和4期援外培训技术班,培训了来自亚洲、非洲、大洋洲和欧洲4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178名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科研等自身独特优势,选择适用培训内容、采取科学培训方式,把学校在农业研究领域取得的技术、经验传授给学员,创立了自己的培训特色。培训工作得到了国家商务部、省商务厅等上级单位和各国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

学校已连续第五次承办援外“旱作农艺技术培训班”。本期培训班2010年5月25日开学,为期近2个月,将针对发展中国家气候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的现状,对来自巴勒斯坦、也门、朝鲜、尼泊尔、塞舌尔、津巴布韦、坦桑尼亚、赞比亚等19个国家的40名学员开展相关农业技术培训。

合作办学

河北农业大学长城汽车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河北农业大学长城汽车学院"于2008年5月29日举行揭牌仪式,该学院重点培养汽车制造及相关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实用型人才,于2008年9月开始招生。

河北农业大学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双方共同组建河北农业大学长城汽车学院,为国家汽车产业与社会化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将就专项科研课题开展合作。

河北农业大学长城汽车学院将实施"双师制",即理论与实验教学以河北农业大学教师为主,实习、实训以长城汽车公司教师为主。该学院计划在校生人数不少于600人,自2008年9月开始招生,生源为参加"全日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保定范围内边、老、山、穷地区学生,保定郊县学生,保定市贫困家庭学生。

该学院设本科、专科课程,设置汽车、机械、发动机、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市场营销等汽车制造及其相关专业。学院将依据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人员技能需求制订课程体系,长城汽车公司则根据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实习场所,并择优录用长城汽车学院毕业生。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程庆会校长:王志刚
党委副书记,王志刚副校长,马峙英
党委副书记,饶桂生副校长,孙建恒
党委常委,李彤副校长,王益民
纪委书记,李俊卿副校长,高宝嘉
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兼),陈林元副校长,申书兴
副校长,杨会来

所获荣誉

河北农业大学“枣疯病控制理论与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2月27日,河北农业大学刘孟军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应邀参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受到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并同其他获奖代表一起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

刘孟军教授主持完成的“枣疯病控制理论与技术”成果,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河北省获得的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唯一的农林类项目。。

河北农大主持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被评选为2008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

2009年8月11--12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在上海召开“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峰会”,会上举行了“2008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颁奖仪式。河北农业大学申报的“加强产学研合作,全力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联合多家单位开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研究案例”被评选为2008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本次峰会共有来自全国高校200多项申报案例参评。

河北农大“棉花抗黄萎病育种基础研究与新品种选育”获得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学校和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共同完成的“棉花抗黄萎病育种基础研究与新品种选育”获得了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374名获奖代表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会后,刘延东同志专门接见了15名不同行业的获奖代表并主持召开了座谈会,我校马峙英教授作为农业高校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市校合作

政府合作(1)

2009年9月22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合作签约仪式”在石家庄隆重举行。河北省委副书记、石家庄市委书记车俊,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龙庄伟,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段惠军、王刚,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市长艾文礼、省科技厅厅长贾红星、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以及我省十所骨干大学校长、驻石科研院所主要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学校王志刚校长和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张妹芝副市长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仪式由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栗进路主持。

河北省委副书记、石家庄市委书记车俊在签约仪式上提出三点意见:第一,此次签约仪式体现了两点,一是石家庄市委、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有加强“官产学研”的强烈愿望,通过此次协议签署将进一步推动工作。二是仪式前做了大量的沟通和准备工作,签订一揽子的科技合作项目。通过此次签约,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了沟通和联系,观念更加解放,体制更加创新,区域合作往前推进一步,跨进了一步,其意义更加深远。第二,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经过几年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同发达省会城市相比,发展不够快,综合实力不够强,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要增强省会意识,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发展环境,实现科学发展,打造繁荣、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要靠两轮驱动,一是加快城市化进程,二是现代产业支撑。要充分发挥科技教育人才作用,增强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一个现代城市应该是一个科技创新能力很强的城市。科技创新最终要依靠人才,要不断去培育人才,更要提高服务意识,整合人才资源。市委、市政府、各部门机构要强化省会意识,一方面做好服务,一方面整合好科技资源,实现率先发展。石家庄作为全省省会城市,有责任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好省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京津冀人才资源,积极主动地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做好服务,找准结合点,在原有的基础上,思想再解放一点,形式和机制再创新一点,步子再大一些,为石家庄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发展发挥推动和促进作用。第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应该与时俱进、融入到社会当中去,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企业发展中,找准结合点和支撑点,加强与石家庄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作,培养更多人才,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企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与社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结合。政府要积极地推动、牵线、搭桥、创造条件。政府作为主签方,工作上要推进,通过不同组织形式,定期检查、搞好联络、开展专项洽谈,提供助燃剂,对形成协议、达成意向、做出成效的单位,做好资金支持、科技服务、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工作,使科研院所、高校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

根据协议,学校作为石家庄市建设经济强市的重要科技依托单位之一,将重点在山区生态恢复与工程治理、城市绿化、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城乡建设发展规划、林果和蔬菜产业、畜禽健康养殖、粮食丰产、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在产学研基地、研发平台、大学生实践实训基地建立、人才培养、科学普及等方面加强与石家庄市的全面合作。

在签约仪式上,学校还与石家庄市的重点企业河北凯隆达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1500万元的“优质安全猪肉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项目。

政府合作(2)

2009年12月16日上午,邢台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大群代表市政府与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在邢台宾馆正式签署市校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商定,将本着通力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集成双方教育、科技、信息和基地等优势,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市委常委、副市长常丽虹主持签约仪式。河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程庆会等农大校领导,以及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

河北农业大学是一所百年学府,有着较强的教育、科技、人才、信息优势,并与我市有长期的友好合作基础。根据协议,河北农业大学将组织科技力量,针对我市山区生态环境治理、粮食丰产、林果和蔬菜产业等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重点攻关研究;将河北农业大学作为我市农业农村人才培训基地,分层次、分阶段地对我市各类人才进行培训;围绕我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实施“一县一业”、“一镇一品”或“一村一品”的兴业富民工程,由河北农业大学安排专家教授进行长期指导,建设高效农业及加工产业基地.提升我市农业发展水平;河北农业大学还将把我市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最新研究成果优先在我市进行中试、推广、转化;我市还将聘请河北农业大学部分专家教授,作为我市农业发展顾问,对我市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等产业发展进行指导,直接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刘大群在致辞中说,邢台的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特别是需要大力加强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优良品种和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河北农业大学与邢台合作由来已久,对加快我市的农业产业化进程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农大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展农业科技研究与项目开发,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项目合作关系,是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程庆会表示,此次签署的市校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邢台市与河北农业大学的合作将向更广阔领域迈进,相信经过双方共同努力,真抓实干,一定会在邢台大地上结出丰硕成果。

县校合作

政府合作(3)

2006年5月26日,河北农业大学、辛集市人民政府共建辛集实验站签字仪式在河北农业大学综合楼10楼会议室举行。辛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阎建军带领农业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签字仪式。河北农业大学校长刘大群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副校长马峙英、辛集市副市长阎建军代表共建双方在“河北农业大学辛集市共建辛集实验站协议书”上签了字。签字仪式由科技处处长刘孟军主持。校办室、科技处、农学院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签字仪式。

校长刘大群在签字仪式上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刘校长说,河北农业大学是河北省建校最早的高等院校之一,是一所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多年来一直以培养高水平人才、依靠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办学宗旨。辛集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校市双方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实验站的建设是双方科技合作的拓展和深化,双方要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把实验站规划好、建设好,为辛集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阎建军副市长在讲话中表示,实验站的建设是市校合作的新起点,是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新起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市政府将积极配合学校,不断加大对实验站的支持力度,为驻站的专家教授提供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服务,把实验站建成农业新技术的辐射源,建成新型农民的教育培训基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期间,双方就实验站建设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座谈。

政府合作(4)

2009年7月8日下午,河北农业大学、武安市人民政府市校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武安市举行。我校校长王志刚、副校长申书兴,武安市人民政府市长孟广军、副市长路铭等出席了签约仪式。我校校长王志刚、武安市人民政府市长孟广军分别代表双方在《武安市人民政府、河北农业大学市校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签约仪式上,王志刚校长就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发展历程、专业设置、办学成就等方面向与会人员做了介绍。他指出,此次“市校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为双方进一步广泛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将紧扣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脉搏,在引领地方经济和谐发展之中谋求更大发展。他强调,学校将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完善合作机制、立足当地资源、开展科技攻关、加强产业对接和信息交流、注重生态保护和开发,狠抓农业人才培养,努力增强武安市农业科学研究、循环农业、现代农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努力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为武安市及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武安市人民政府孟广军市长致辞。孟市长充分肯定了我校在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希望,双方本着“通力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使武安得到河北农大的倾力帮助,成为河北农大专家教授的“联系点”、成果转化的“试验田”、市校合作的“新典范”。他承诺,武安市人民政府将竭尽所能,为农大各位领导、专家的调研指导工作提供最大方便,并将为双方务实合作,积极提供政策、资金、人力的支持,为合作协议的全面落实,做出不懈的努力。武安市委常委、副市长路铭介绍了武安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情况。7日下午,王志刚校长一行先后到武安市矿山村、东四庄、寿园、万乐、阳邑、磁山二街、白沙村等地,就废矿复绿工程、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循环农业、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规划等具体项目进行调研和实地考察。校长助理校办室主任杨会来,科技处、山研所、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商学院、城乡建设学院、园艺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并出席了签约仪式。魏县政府与学校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科技部农村司主持签订魏县人民政府与河北农业大学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河北魏县是科技部科技扶贫工作定点帮扶县。为切实做好科技扶贫工作,引进人才,引进技术,支持魏县扶贫开发,经科技部、河北省科技厅组织协调,魏县人民政府与河北农业大学沟通协商,双方正式签订了县校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于2010年6月2日,由魏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霍河生和河北农大副校长马峙英代表双方在保定正式签约。农村司胡京华处长主持签字仪式,农村司李来华司长助理、省科技厅李从民副巡视员讲了话,农村司、农村中心、省科技厅农村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仪式。该协议重点针对科技扶贫工作目标,在魏县组织开展科技攻关、人才技术培训、建立示范基地、实施“科教兴业富民”示范工程等4个方面的合作内容。集成双方人才、技术、信息、基地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官、产、学、研、企有效结合,扎实推进魏县科技扶贫工作,实现合作双赢。会议要求,要充分发挥河北农业大学的教育、科技、人才、信息优势和魏县的行政主导作用,把战略合作落到实处。要在促进农业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提升农业竞争力,培养种植、养殖、加工技术能手,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抓典型示范样板,引导带领广大群众创新创业,兴办科技型企业等方面见到实效。为更好地完成科技扶贫工作目标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渤海校区

2009年10月16日,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在黄骅新城起步区科教园区开工奠基,标志着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的科教园区正式启动。河北农大渤海校区是继北京交通大学落户渤海新区的第二所本科院校,同时也是落户黄骅新城科教园区的首家高等院校。作为黄骅新城起步区科教园区的第一个重点项目,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的开工建设具有示范作用。

渤海校区作为河北农大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起点,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以实习、试验为重点,力争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有效整合,渤海校区建成后,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5000人。

渤海新区是河北省、沧州市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强市的龙头。随着黄骅港综合大港起步工程强势推进,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现代物流四大产业初具规模。大港口、大产业、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和智力保障。新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将围绕该项目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创新服务机制,形成资源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

河北农业大学是我国建校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之一,设有25个学院,7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农业学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在全省高等教育特别是农业科研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渤海校区的学科专业设置上将适应构建河北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瞄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柱产业建设,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提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为我省沿海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

学校排名

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全国大学排名:第164名。

2011中国大学科学贡献力排行榜:全国大学排名:第92名。

2011年中国大学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奖排行榜:第47名。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发行了武书连主编的《挑大学选专业---2011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2011中国大学科技奖排行榜:全国大学排名:第57名。

入选2011中国大学高端成果100强:第74名。

学生组织

校学生会

学生会开展各项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举办“校园之星”评选、大学生辩论赛、演讲赛、知识竞赛、名师评选、英语节、读书节、女生节、手工节、体育节、科技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节、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等各类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每年参加人数达80000余人次,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搭筑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项活动正确引导大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学生社团联合会

河北农业大学学生团体联合会成立于2001年,是在共青团河北农业大学委员会指导下的与河北农业大学学生会并列的四个学生组织之一(另,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科协、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是河北农业大学人数最多的学生组织,又称河北农业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河北农业大学学生团体联合会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学校的校规校纪和团委的指示精神对校内所有学生团体进行服务、监督、管理。是学校学生团体唯一利益维护者,唯一合法管理者。

在学生团体联合会的有效指导下,学生团体(社团)举办了大量有意义的活动,锻炼了会员能力,繁荣了校园文化,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学国旗班

河北农业大学国旗班是在河北农业大学学生处指导下的由在校大学生自愿组织参加的大学生组织。大学生国旗班主要负责我校的军训、日常巡检工作,并担当我校国旗护卫队的职责。

国旗班再成立以来,一直本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我校的各项维护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就业创业协会

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是在学生处以及就业指导中心指导下,在校大学生自愿参加的,以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活动为基本任务的学生团体。

本着以服务大学生和学校就业工作为主题,开展了我校各种校级招聘活动。并逐步成为了学校就业工作的有力助手。协会于2011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高校十佳就业创业社团”,于2012年荣获“第五届全国高校十佳社团”称号。成为河北省唯一的全国十佳组织。

文化传统

校歌

作词:王军云 郭援朝

作曲:蔡海波

迎着世纪曙光,

背负时代期盼。

崇德笃行,

百年学府桃李争妍。

根植燕赵大地,

演绎沃野桑田。

求真谛 重实践,

阡陌高山丰碑树遍。

科教兴邦,开拓新路,

太行之路,再谱新篇。

满腔热忱润褐土;

经纶大地绘尧天。

河北农大,

薪火相继。

学校地址

保定校区

河北农业大学东校区(校本部):河北省保定市灵雨寺街289号

成立于1902年 理,工科为主 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

紧邻动物园,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乐凯南大街2596号

文科为主

秦皇岛校区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

定州校区

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河北省定州市博陵街1号

渤海校区

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

专科为主

网友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
其他人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