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始建于1993年,1998年被命名为河北省重点职业学校。2004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以“德以修身、技以立业”为校训,以“育人为根本、市场为导向、需求为目标”作为办学宗旨,遵循“实用为先、技能为主、就业为准”的教学原则,多次获“河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唐山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唐山市花园式学校”殊荣。
学校占地9.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万平方米,有功能完善和布局合理的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图书馆、计算机房、大小礼堂、阶梯教室、宿舍楼等教育教学设施,有较为先进的实验设施,装备容纳400多台高配置微机室8个,与教学相适应的机电、汽修、影视制作、建筑工程、动物医学、多媒体教学实验室15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6万多册,电子图书2万余册。现开设计算机应用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制作、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技术、微机财会、电子商务、工民建、燕山石化、高级焊工、动物医学、金属冶炼、汽车维修与驾驶、对口升学、幼教、旅游外事、广告制作与传播等15个中专层次专业81个教学班,在校生4328多人。近几年招生形势持续良好,年招生人数在1500人以上。尤其是电子电工及自动化专业计划招生200人,年年出现爆满现象。同时与河北科技师院等五所高校联合,开办了大专、本科函授教育。现有专科层次财务会计、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10个;专升本财务会计、汉语言文学2个专业,有620多名本、专科函授学员,形成了中、高等教育的梯次衔接。面向社会各行业进行继续教育,开办会计新准则制度培训,电算化、会计证、会计师考试辅导,公务员英语等级培训,中初级工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证培训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年均培训人数达5000余人。
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有专任教师193人,90%以上为本科以上学历,3名研究生,高级职称38人,中级职称82人,拥有一批“双师型”市级优秀骨干教师。聘请20多名各行业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声望的高级工程师或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不断加强教师提高培训,定期选派教师到高校进修或相关专业岗位深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形成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近两年来,有180余篇论文刊登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有76人次获省、市优质课和教科研成果奖。
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办学的导向,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初、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实践环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坚持以“质量为先、就业为准”的指导思想,围绕“科教兴国”战略和市场需求,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的“技术性、实用性、职业性”三个特征,狠抓教学质量这一根本环节,培养素质技术过硬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投资设备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强化教学实验设施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近三年,筹措资金600余万元,建起了基本满足教学需求的各种实验室和实训车间,不断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第二,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调整文化、专业课课时比例,基本达到2:8,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平时实践操作训练即与专业技能证书鉴定相结合;第三,实行学生“质量达标制”和“双证毕业制”。即要求学生理论考核过关、技能操作合格,视为质量达标,同时在校期间,必须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颁发毕业证;第四,经常性地开展练兵比武、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提高技能水平的机会。涌现出梁艳涛等获省级技能竞赛奖的一批技能标兵,并对其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和物质奖励。三年来,畜牧兽医、微机财会、机电一体化、服装、旅游外事等专业考证人数为2829人,取得等级证书人数为2703人,过关率达96%。为毕业后能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走产教结合之路,实施开放式教学。广泛开辟校外实习基地,拓展校企之间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实习的机会。畜牧专业与各乡兽医站、动物疾病检验所、规模养殖场等相关单位建立长久的实习基地。学生按教学计划到此进行防病治病和养殖技术的实践操作,熟悉工作程序和必要的技能;财会专业、金属冶炼、机电专业与唐山建龙钢铁有限公司、河北宝钢制罐北方有限公司、唐山港陆有限公司、盛源机械厂等厂企建立实习基地;汽修、服装、建筑、旅游等专业也分别与汽车驾校、财达汽修厂、上海富天时装有限公司、清东陵、北京天龙公司、河北东方建筑公司、遵化佳利公司等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通过有计划地实习,教师和实习单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技能的锻炼,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现场处置操作的能力。同时,又为实习单位创造了经济效益。有的通过三个月实习,已达到中级工的水平,相当一部分学生未毕业即与实习单位签定就业合同,落实工作岗位。第五,加强校企合作,落实“订单式”培养。该校与当地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企业建龙钢铁公司、港陆公司、东方建筑公司、蓝猫饮品集团公司、遵化国际宾馆、清东陵以及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的电子厂家,分别签定冶炼、建筑施工、市场营销、旅游服务、导游、电子电工等专业毕业生的定向培养协议,使学生在入学时即有明确的就业方向,从而吸引了大批学生就读。第六,实行校校联合合作办学。与天津涉外工业学校联合开办电工电子专业,面向天津开发区各电子厂家就业。与北京燕山石化合作,定向培养高级焊工,与北京黄庄职高联合开办电脑美术专业,与郑州鹤立学校合作开办幼教班,与沈阳大学联合开办旅游管理班,与石家庄工业职技学院联合开办金属冶炼专业,与河北师大开办广告制作班等等。几年来与各联办学校合作得非常成功。
该校较高的教学质量带来了毕业生就业的良好形势,广泛与各用工单位加强联系,搜集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建立了依托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秦皇岛、青岛等大中城市的三十多家企业的就业基地。尤其以北京安贞饭店、北京图书馆、北京盛都物资有限公司、北京联东模板公司、天津日新电子厂、天津电机厂、天津渤海电子厂、天津万新电子有限公司、天津新阳塑胶厂、天津华天服饰有限公司、天津明颉物业公司、青岛奥柯玛电器公司、海尔集团、唐山路桥有限公司、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唐山建龙钢铁有限公司、承德建龙钢铁有限公司、秦皇岛瑞星船务有限公司累计安置该校毕业生达1500余人,且对该校毕业生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予以重用。近几年来,每年推荐并安置毕业生就业1400多人,学生就业岗位待遇优越,月工资平均在1200元左右,高的可达3000元,最低工资也在800元以上,基本达到家长、学生、用工单位三方满意。而且学生毕业前就被各用工单位预订一空,学校确保对合格毕业生100%推荐就业。
办学十年来,已培养近万名毕业生,其中有一大批已成为本行业、本单位的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涌现出担任中国移动遵化分公司经理的马小辉、自创业担任老板年收入30余万元的贾建华、成为当地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播音员的陈超、丁玲等一批优秀毕业生典型。
地 址:遵化市南三环西路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