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有5200平方米的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中心,包含智能化楼宇工程、数控维修、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机械设计、PLC、网络控制、机器人创新、数码产品维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21个实训室。
拥有功能齐全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实训中心、财经商贸实训中心、酒店管理实训中心,以及设备高端的数字艺术实训中心。
学院共建有校内实训室74个,与泰达中心酒店、河北区民政局等企事业建立了97个覆盖21个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本满足现有教学需要。其中天津通广集团数字通信有限公司、天津阿米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天津市首批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称号。
按照做特社区服务类专业组群,做强财经商贸类专业组群,做优自动化技术类专业组群,做好信息技术类专业组群的专业建设思路。学院现设有经济管理系、人文与艺术设计系、机电与信息工程系和基础部4个教学系(部)。
同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设、调整专业设置,设置以“电气自动化技术”、“物流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21个专业,形成了自动化技术类、财经商贸类、社区服务类、信息技术类四个专业组群。
形成以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4个专业组群。实施专业和行业对接,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开设了21个招生专业。
学生在学期间可以在本院进行专、本科同读学习,在取得高职毕业证的同时,还可以取得高自考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条件的可取得学士学位。专本同读已与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进行了合作;学生也可以通过高职升本考试升入本科学习;可以通过成人高考、电大、网络学院在本院升入本科学习。学生在学期间还可以考取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以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专任教师中56%具有双师素质,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专任教师占43%,担任专业技能课程教师中兼职教师比例达到了31%,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企业一线兼职教师为依托”的师资队伍。
近几年全院教师主持或参与完成科研等课题达50多项,主编、参编教材30余部,发表论文150篇,50余篇专业论文获全国职业教育论文奖或在国家级核心刊物登载;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26项,2项成果分别荣获天津市政府授予的第五、六届教学成果二等奖。近百人次荣获市区级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实施了“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优秀教学团队”等提高教师素质的培养计划,评聘了专业带头人16名,院级教学名师4名和院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塑城市学院学子形象”主题教育活动是考入我院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旨在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修儒雅礼仪、书优美汉字、讲标准普通话、练计算机技能”。学生以修学分形式参加各类活动,促进其形成具有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特色的学生风貌。
以“技能竞赛”为引领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天津市高职高专院校举办的各类技能竞赛中有78人次荣获各类奖项。近三年有14人荣获一等奖,被保送到本科院校继续深造。2009年天津市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我院学生获奖总数位居全市第二,获一等奖学生数位居全市第三。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院学生连续两年荣获天津赛区一等奖;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中,获得二、三等奖;在教指委及行业举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物流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校园优秀卡通漫画与艺术设计”、“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中,我院学生也屡获殊荣,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各专业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开展了“订单培养”、“校企共育”、“工学交替”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典型人才培养模式,如:
《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天津普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量身定做”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形成“订单培养”。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与天津市北新动画技术有限公司,开展第二年在企业以真实项目强化专业课程的“1+1+1”培养,实施“校企深度融合,共育人才。”
《酒店管理》专业与天津瑞湾酒店、天津日航酒店等多家五星级以上酒店,按照“四段交替职业化成长”,形成 “工学交替,校企共建”,学生技能迅速提升较好完成了“夏季达沃斯”等重大国际会议的服务工作。
《物流管理》专业充分利用学院实训基地的优势,建立“项目引导,双证融合”的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生产实际项目引入教学内容,把生产与实训有机结合在一起。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挥区域优势,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教育融入与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四阶交互,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天津市北新动画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普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泰达中心酒店、威斯汀酒店、日航酒店、瑞湾开元酒店、天津百盛商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为了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根据国家政策建立了奖助体系。学生在校期间每年可获得国家奖学金: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国家助学金:2200-3500元;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8000元;多项校级奖学金、助学金:200-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