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
湘西学校大全>湘西小学大全>湘西荣众留守儿童学校
学校简介

学校概况

湖南省永顺县荣众留守儿童学校现有学生203人,教职工27人。该校2008年2月开始建校,一开始主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托管服务,校园是租赁县城民房。2012年秋季将校园迁至灵溪镇艾坪村(县委党校内),开始办全日制寄宿小学。学校占地12亩,有:教室7间,寝室有30间共有240个床位。有简易食堂、餐厅和运动场。

办学特色

(1)突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生活自理,洗鞋洗袜,打扫卫生,种菜养花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爱读书,爱思考。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专业的心理咨询室,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参与心理教育课题研究。

(3)进行国学经典启蒙教育。开设《弟子规》《三字经》等专门课程,让学生从小接触中国传统经典作品,初步了解儒家文化,培养学生“忠孝”品行。

(4)开设兴趣特长课程。传承土家文化,因地制宜,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如标本制作、舞蹈、武术、手工制作等兴趣小组。其中,树皮树根工艺画已申报国家创新发明专利。

2008年评委“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2009年被评为“州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2012年被评为“全国百所先进留守儿童学校”。《团结报》、《边城报》、《湖南日报》、《今日女报》、《民族论坛》等报刊长篇幅报道。永顺电视台、湘西州电视台、湖南卫视等有专题报道。

荣众留守儿童学校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同志,个人为学校捐款帮助学校修建国旗台。县委书记李平、组织部长杜俢林多次来校慰问,解决办学困难。在省慈善总会、州民政局、永顺县关工委、县妇联、团县委、文化局、体育局等部门关心支持下,建起心理咨询室、图书室、篮球场等。壹基金、老年大学、永顺义工等社会团体也时常赠送物资和慰问金…

历史沿革

托管学校

2008年2月 成立永顺荣众留守儿童服务协会

同年 创办永顺留守儿童托管学校

优秀教师瞿扬众和心理医师张荣经过多次调查访问后,发现农村家庭中有许多不利于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健康的成长的因素,如:单亲家庭、遗老家庭、留守家庭等等。生活在这些家庭的孩子大多比较孤僻,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离家出走、自伤或伤人现象。瞿老师和张医师致力为留守儿童服务,托管学校便由此诞生了。

永顺荣众留守儿童服务协会
名誉会长,王明厚,(永顺关工委主任)
会,长瞿扬众,
顾,问谢根凡,向和颜
理,事宋新岸(塔卧苏区小学校长) 张 荣(州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 张秋生(颗砂完小校长)

托管学校运转期间成立了荣众心理辅导站,辅导站免费为永顺县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以团体辅导为主。

篝火组织机构 业务顾问:孙圣琦 向和颜 张清忠 站 长:瞿扬众 心理咨询师:张 荣 张秋生 赞助单位:湘西州民政局 永顺县民政局 永顺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永顺县妇联共青团永顺县委员会 业务指导单位: 湘西州精神卫生中心 永顺县教研室 主办单位:永顺留守儿童服务协会

成立阅览室

于2010年2月27日荣众留守儿童学校成立阅览室,位于六楼的开心教室。一来大家认为看课外书是件开心的事,二来我们的“开心教室”原来是用来做团体心理辅导的,她因为能给同学们带来快乐,同学们叫她“开心教室”。三来老师想利用这个机会锻炼一下我们学校同学的管理能力,让我们的阅读变得像做游戏一样开心。

阅览室的成立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爱心书屋”挂牌

2011年11月13日永顺县组织部长杜修林等县领导来我校举行“爱心书屋”挂牌仪式。为更丰富学生们的课余解决托管机构的书籍存量小等问题,县领导为学校捐赠了大量书籍和书架,帮助学校成立了“爱心书屋”。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心以及学校老师们共同努力下,托管学校先后获得县内相关机构的认可和好评。学校的名声也愈传愈广。

随着学生不断增加,托管学校正思索着留守儿童教育的下一步思路。

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总以托管的方式教育他们,显然是不科学的,不适应时代潮流的。

寄宿制小学

2012年9月 永顺荣众留守儿童学校(全日制寄宿小学)

教学条件

学校积极跟进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室配有教学用电视机、电脑。严格控制班级人数,每班学生不超过40人。学校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高级教师2名。

校园环境

学校占地12亩,拥有学生食堂、操场、舞蹈室、制作室。更多设施正在建设中。

网友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匿名
    2015-08-04 07:54:37发表

    湘西荣众留守儿童学校是我的母校,我在那里有6年时间。学校在黄河路新开路附近,原来在居民楼内,那一片都是二楼楼房。学校教学区分了几处。那时的光阴真的很美好,无忧无虑的。在学校除了上学,还参加了很多的体育文艺活动,至今念念不忘。学校的老师也很好,至今还是经常的想起他们。现在学校已经拆迁在附近建设了新校区,今天去看了一下,学校及操场都很漂亮。祝母校及老师有很好的发展。

相关新闻
其他人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