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灿烂夺目的都市新颜,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宜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宜宾北郊约20公里,有一块天然氧吧。这里青山环绕,秀水纵横,物产丰饶,民风淳朴,名曰:生态明威。原叙州府两大书院之一的侯岗书院就座拥在这清幽秀丽之地。“戊戌六君子”之刘光弟同科举人杜惺斋主持书院教务,方显其盛大;“总统几日位,抗倭一世名”之徐世昌题赠“先民矩矱”谏之勉之,足见其卓尔不群。百年香樟,见证好学遗风;先人谏勉,沉淀纯朴人文。 物换星移,历经100余载,时至1998年,乘“普九”之东风,初中单设,迁址老长坡,侯岗书院发展成为了今天的明威中学。明中人承先人谏勉,扬侯岗遗风
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与民主管理齐下,强化常规管理,注重情感管理,在领导班子建设上,提出了“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发展目标,支部书记.校长钟祥树同志被评为宜宾市优秀教师、翠屏区优秀共产党员;副校长.工会副主席钟建同志被评为宜宾市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被聘为翠屏区民管协会理事长。学校管理中,“从严治校、改革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并举,“向管理要牌子,以牌子促管理”。积极进行“改革强校”实践,1999年,我校率先在全区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制订《活工资分配方案》、《班级教育工作目标督导考评方案》,《中层干部考核方案》,完善校长负责制。“创优争牌促发展”思路和科学、民主、高效的管理使学校获得了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宜宾市“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宜宾市“校风示范学校”、宜宾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宜宾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宜宾市文明单位、宜宾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等10余项殊荣。
教育科研工作是我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途径。近年来,已申报立项研究的省级课题1个,区级课题2个,校级课题1个,协研宜宾市一中省级课题1个。目前,该工作在我校已形成了教科室、教研组、课题组、骨干(优秀)教师层层落实的教科研工作体系,所有教师积极参与,各课题研究进展态势良好,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教师文章发表在国家级刊物8篇,省级刊物5 篇,市级刊物 22篇,区级刊物 15篇;论文获国家级奖 6篇,省级奖4 篇,市级奖 12 篇,区级奖 18 篇;教师参加区优质课竞赛获奖 13 人次。教科研工作的蓬勃开展有效地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育为首是我校一贯坚持的传统。我们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学会做人的教育为基础,以砺志成才的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主要内容,做到组织网络化,队伍全员化,渠道多元化。开展了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社会公益和实践活动、观看教育意义影片、学生常规评比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形成了“围绕育人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育人”的德育工作特色。学校学风浓、教风严、校风正,学生为人处事端正,学习力争上游,言行举止规范。
在教学工作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立足点和落脚点。我们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注重基础,让学生掌握知识;注重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能力,让学生敢于创新,实现认知、情感、能力三维目标的统一。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与练习、讲评与评价、复习与辅导要认真落实十条教学思想。面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制定课改实施方案,积极开发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落实“减负”精神,探索“研究性”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制定《九年级管理方案》、研究《初三分层次教学》,严把“出口关”,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生源,教育教学质量捷报频传。近三年,升入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达100余人,2003年30人,2004年45人,2005年34人升重率达20%左右,巩固率均在98.6%以上,2006年30人升重率达18%左右;2007年35人,升重率达25%左右。巩固率均在99.6%以上。其他指标也位于全区同类学校前茅。学科竞赛获国级奖3人,省级奖8人,市区级奖20余人,市区优干、三好学生12人次。宜一中、宜三中、宜四中、商职中、食职中、工职中等喜报纷至沓来。
学校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特长,利用节假日开展了歌咏、演讲、文艺汇演、艺术周、“三小创作”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体育课外活动蓬勃开展,田径、篮球、乒乓球、武术兴趣小组初具规模,在翠屏区各单项比赛和田径运动会中频频获奖。
为了赶在她毕业前来一次,于是决定今年十一来。,他们宿舍舍友都回家了,研究生宿舍是4人一间,不过平时她们3人住。,建筑都很复古。尤其喜欢窗户围的一圈儿爬山虎,很有感觉~!,n久没打水,n久没住上下铺,n久没在集体澡堂洗澡了。简直好像上世纪的事一样~~,让我体验了一下下大学生活~另外就是果子叮嘱我说进出宿舍门一定低头小心宿舍阿姨发现。。,结果我洗澡回来,正面迎击了阿姨,阿姨还很热情的说,回来啦神马的,我也热情的打招呼。。,她说我是淡定姐囧。。。
走一回大学,又想起林俊杰那歌 落叶堆积了好几层 而我踩过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