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
益阳学校大全>益阳小学大全>南洲实验小学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南县南洲实验小学,位于南县县城东堤尾。学校在历届行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几经变迁、发展,现已成为一所设施先进、师资一流、管理规范、质量上乘的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和益阳市示范性完全小学。

学校的几次大变更

南县南洲实验小学创办于1946年,前身是“南县城关镇第二联保初级小学”,因校址在火宫殿,故又名“火宫殿学校”,时任校长李健夫系地下党员,1928年3月被南县清乡委员会(国民党时期的铲共机构)的特务拘捕,因刑讯折断腰骨,只能脯腹而行。

1949年全国解放,城关镇第二联保初级小学迎来了春天。1953年2月学校更名“城关镇第二初级小学”。

1955年9月至1958年3月夏日炎任校长。

1958年4月,廖国源任校长(后调出校搞中心)。教员在校行政领导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将猪舍改建成教室,用砖渣修整操坪。

1960年下学期,黄正杰任校长,学校增至8个班,学生400多人,教师16人。

1968年,学校改名为“东方红小学”。

1969年9月,罗惊涛任校长,同年学校被县文教局定为县重点小学。

1978年,学校已发展到东、南、西三栋平房教室,校舍面积达1350平方米,学校藏书1000册。

1979年,学校修建北栋平房教室,校舍面积达2000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10万元。

1981年,学校拆东、南两栋平房,建南栋教学楼。学校增至15个班,学生881人,教师32人。

1982年因镇易名,学校定名为“南县南洲镇第二完全小学”,再次被县文教局确定为县重点小学。

1987年,学校由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南县南洲实验小学”。从1998年起至现今,南县南洲实验小学发展到现有教学班级18个,教师59人,学生1180人。学校占地10100平方米,校舍面积5756平方米,仪器装备设施6.7万元,学校图书馆藏书两万五千多册。建有高标准的师生阅览室。

1998年起,学校加快了办现代化学校的步伐,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近二百万元,使学校装备达到了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标准。

历届校长治校突出举措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造旧教育使教学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①1949年——1959年,学习苏联教育理论,改革旧教育,推广新教法;

②1960年下学期,郭文淑任校长。1961年上学期,刘玉兰任校长,初步萌发了着力教改的办学理念。使教育教学步入正常的规范化的道路;

③1961年下学期,黄正杰任校长,又把教改推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了引人注目的创新学校。

2、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办教育教改实验学校

1979年,罗惊涛任校长,在建设校园的同时,为迅速提高教育质量,探讨素质教学规律,向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迈步,学校全体教师始终站在教改前沿,确立了以“实验为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办学宗旨。自1981年率先在全县进行“集中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因教改成绩突出,学校成为全县教改试验领头雁。1979年到1983年学校迎省、市、县各级领导、老师考察教学工作达3000余人次,所上示范课、汇报课达300多节。

1983年9月陈仲容任校长。确立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这一办学理念。1984年下学期学校进行“三算”教学实验;1988年学校进行了掌握学习法实验。

1991年9月,郁建湘任校长,确立了以“发展学生的德智体”为本,以“合格+特长”为教育目标,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在继续抓好实验教学的同时,又增加了三个实验课题项目,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实现“合格+特长”教育目标;“合格+特长”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验研究,小语学法实验,被中央教科所定为实验基地。

1998年夏国才任校长(后调离),2003年曹德锋任校长至今。两位校长均年轻有为,励精图治,求实创新,办学治校,卓有建树。他们带领全校教师凭着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引进教育新理念,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人本管理意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逐渐形成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办学特色,努力建设学校文化,打造优质教育品牌,使学校成为闻名遐迩的现代技术实验学校。

突出的成就

学校办学近60年来,坚持改革创新,走科研兴教之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结出累累硕果,宛若湘北洞庭湖畔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

学校集体获奖情况

1979年12月省体委、省教育厅授予学校“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81年12月被评为“省少先大队先进单位”;1983年11月被省宣传部、省军区评为“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987年10月学校参赛的的舞蹈节目获省二等奖;1991年11月学校参加湖南省中小学幼儿园艺术节幼儿文艺节目录像比赛获三等奖;1991年11月学校评为“全国三算教学实验先进单位”;1992年获四川省组织的“春雨杯”第五届少年百科知识竞赛组织奖;1993年6月评为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单位活动先进集体”;1997年学校组织教师参加省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团体二等奖;1997年10月被评为省第三届艺术教育先进学校;1999年8月被评为省文明卫生单位;2000年被评为县文明窗口示范单位和省现代教育实验学校;2001年9月被评为市示范性完全小学;2003年4月被评为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

学生获奖情况

近20年来,学生参加县级以上各类竞赛有2000多人次获奖。其中参加全国书画、摄影竞赛获奖人次达100多人;学生参加省科技作品竞赛获奖达30多人次;校舞蹈队多次参加省级舞蹈节目比赛且成绩优异。1986年46中队“创造型”活动获全国奖杯;1991年7月57中队获全国赖宁红旗中队;学生参加市三算竞赛连续三年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学生参加 国家级作文竞赛获奖人数达40多人次;2001年4月《手拉手地球村活动》获市第六届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优秀活动三等奖;学生参加省级电脑制作活动竞赛获奖达30多人次;先后有10多人被评为省级三级学生;高文、李蔚、袁杰等学生的事迹收入《中华少儿英杰大辞典》;六年级学生彭程被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录取;一大批学习优异的学生被长郡学校录取……南洲实验小学是学生求知的乐园,一批又一批学生从这里起步。他们中有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铜牌获得者陈伯友,有全国古典式摔跤奖牌得主黄沙南,有全国体操大赛奖牌得主鲁为明,刘茜,有被清华、北大、中国科技大学录取的李嘉扬、高文、薛加民,有赴美、赴英留学的刘斌、谢阳、王迎、张卓……

行政老师获奖情况

1、历任校长多为教育名流,严谨治校、锐意改革、与时俱进、卓有成效。为了提高实验小学教育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和造就一批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校长们及全体教师一直把课题研究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学校学习苏联的新教法,贯彻实施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和五个原则,这已开研究教育教学工作之先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学校进行“集中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实验进行了五年,为学校以后的实验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少成果在县、市推广。1984年起,学校进行“三算结合”教改实验研究,至1994年止,成效显著,学生参加县市珠脑算比赛无论团体还是个人多次夺魁。学校被评为全国“三算”教改实验先进单位。九十年代中叶,学校引进“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实验研究8年,办实验班10个,许多经验在县、市、省级推介。学校被评为省、市“注提”教改实验先进单位。学校一贯重视德育研究工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学校在德育队伍建设、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德育网络的形式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究,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1990年10月,省教育督导室工作调查组一行四人专程来该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以《方向正确,全面育人,硕果累累》为题,写出了南县南洲实验小学德育工作调查报告,作为德育经验在全省交流;1992年4月,益阳地区思想品德教学现场会在南洲实验小学召开,学校在会上就德育工作作了典型发言;1995年2月,省教育电视台的专题采访报道了学校德育工作;1996年《人民教育》、《湖南日报》相续刊登了介绍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校长郁建湘事迹的文章;1997年元旦,湖南卫视来校拍摄专题片《南洲实验小学的“新闻快餐”》。1997年,学校根据现代化教育思想,结合学校实际,参与了国家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音像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子课题研究工作,历时四年,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由夏国才、曹德锋等课题组的同志所撰写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电教模式初探》获总课题组97阶段成果三等奖;课题组同志设计的课堂实录:《自已的事情自己做》获总课题组98阶段性成果三等奖;由夏国才、曹德锋等课题组同志所撰写的《利用教育音像探求小学德育新途径》结题并获总课题组2000阶段性成果二等奖;2001年5月由夏国才、曹德锋等课题组同志进行的此项课题研究获国家认定的合格子课题单位;教师撰写经验论文40多篇,其中宋春华副校长所写的《让学生在竞赛中获得成功的尝试》、夏国才校长所写的《浅谈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意化教学》均获全国成功教育论文一等奖;夏国才校长所写的《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获全国第二届成功教育论文二等然;郁建湘长所写的《落实三个“优化”,实施教育“成功”》获全国第二届成功教育论文二等奖;教师所上的思想品德课、设计的思想品德方案30多篇,其中夏国才校长设计的思品方案《学习做事讲效率》获省级一等奖并由省教育出版社出版;夏国才设计的《珍惜时间》获市思品课电教设计一等奖;宋春华所执教的思品录像课《助人为乐》获省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组二等奖。998年8月,学校参与了美育方面的课题研究,学校美育工作异军突起,赶在县、市、省先进前列。学校审美化的校园和各学科渗透美育的理念受到省美育研究协会高度赞赏,2001年4月湖南师大美学教授易健一行3人专程来南洲实验小学作美学知识讲座。教师撰写美育经验论文20多篇,其中宋春华副校长所写的《五颜六色》、《挖掘社会课堂中的美》,孟琳主任所写的《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由曹德锋、孟琳所写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求小学德育新途径》获中央教科所德育中心部课题组二等奖;教师撰写经验论文30多篇,其中王硕慧老师撰写的《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获省一等奖;刘志勇老师撰写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研究》获省二等奖;汤万福老师撰写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初探—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获省三等奖;曹德锋校长撰写的《浅谈多媒体体技术与情景创设》获省三等奖;教师所上县、市、省汇报课、比武课达40多节,其中刘恒宜老师执教《声音》参加省小学自然教学比武获一等奖;刘恒宜老师执教《我们一起来》参加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学比武获二等奖;王硕慧老师执教《同情和帮助有困难的人》参加省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比武获二等奖。

南县实验小学的发展除了学校领导功不可没外,还得力于学校有一支艰苦创业、求真务实、高水平、高素质的老师队伍,他们中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和先进模范。1982年关素屏老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同年获全国少儿先进工作称号;郭爱华老师于1983年12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1985年被评为省优秀教师;郁建湘老师于1984年11月被评为全国红旗巾读书读报优秀辅导员,1988年6月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段玉兰老师、陈仲容老师两人于1987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1988年,孟英俊老师制作的《幼儿多用电代示教板》和《微型显微投影仪》教具由湖南省教育厅选送赴京参加了全国自制教具评展;段玉兰老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湖南省小学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3年8月杨伶老师被评为省优秀教师;1995年10月宋春华老师被评为省第三届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并于2002年12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1995年夏国才、刘辉两位教师被评为省优秀教师;2002年刘进寒老师被评为省优秀教师;2002年8月孟琳老师被评为跨世纪园丁工程国家级小学语文骨干老师,2003年5月曹德锋、汤万福被评为省级信息学骨干教师;刘进寒、罗行敏被评为省级数学骨干老师;刘恒宜、李松梅被评为省级语文骨干教师。新一代教师趋向年轻化、专业化,教师四项基本功、普通话、计算机等级水平均处于全县乃至全市先进行列,1997年8月,全校15名教师代表益阳市参加湖南省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获团体二等奖;刘恒宜、陈佳两位老师是普通话一级乙等及省普通话等级考试测试员……教师课堂水平和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处于全县、全市先进行列,教师近10年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武获奖60人次以上,其中获省级以上奖励的有:1989年10月徐向荣老师执教的《真正的好朋友》获省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比武三等奖;1991年11月杨素珍老师的数学课获省优秀课比武优秀奖;1995年10月胡红炼老师执教的《白杨》获省小学语文教学比武一等奖、全国二等奖;1997年唐波老师获省小学自然课竞赛一等奖;1997年12月左建安老师参加获省小学体育课教学比武获优胜奖。另外,近十年来教师撰写的经验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达40多篇,市级以上获奖论文140篇以上;教师制作教具、多媒体课件20多件获省级乃至国家级奖励。

20多年来,南洲实验小学在历届行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为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的繁荣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如今,她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管理,乘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学校党支部史料

南县南洲实验小学党支部于1985年6月成立,由陈仲容任支部书记,此后支部书记依次是郁建湘、夏国才、曹德锋同志。现在学校有教师59人,党员11人,学生1180人,写入党申请书的积极分子有14人。

历年来,学校党支部立足实际,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务实求真,发挥党支部在学校行政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学校焕发出了蒸蒸日上的勃勃生机。

从支部建立到现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既各自独立,各有特色,又相互依存,逐层递进,从中可以看出支部工作是个系统的序列工程。

第一阶段(1985年—1990年)抓党建、促教改,务实求真,精心课题实验。学校工作重点就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站在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前沿。

这一时期是陈仲容任支部书记。支部决定以实验为主,引导教改来充分发挥重点小学的作用。因此这一阶段的党支部工作,必须要求党员、支部以及全体教师务实求真开展实验。

首先确定党员领头,积极分子带头办实验班,引进课题搞“集中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三算结合”实验。其次协助行政指导实验教师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自拟课题。如以发展学生德智体为本的“合格+特长”的素质教育实验、小语学法实验,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实验……

由于党员的领头雁作用 ,198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三算”教学实验先进单位,刘小琼老师被评为全国“三算”教改实验先进个人。1987年南县人民政府将我校正式命名为“南县南洲实验小学”。1988年我校被中央教科所定为全国小语学法实验基地。我校正式走上了实验教学的台阶。这大概是我校第一个辉煌时期。

第二个阶段(1991年—1997年)学校党支部决定这一时期的工作方针是:抓党建、保先进,升华实验,大胆探索求新。

1991年9月郁建湘同志任支部书记。她深知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于是确定以“发展学生的德智体”为本,以“合格+特长”为教育目标,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在继续抓好实验教学同时,又增加了两个实验课题项目: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实现“合格+特长”教育目标;“合格+特长”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验研究。

九十年代中叶,学校继续深化“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在过去“集中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指导与训练,实验研究8年,办实验班10个,参加实验研究的老师20多人,许多经验在县、市、省级推介,学校被评为省、市“注提”教改实验先进单位,孟琳老师被评为省“注提”实验先进个人。

第三个阶段(1998年—2004年)是学校向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腾飞的时期,支部的工作方针是:抓党建、力创新,领先改革,坚持与时俱进。

1998年夏国才任支部书记,2003年曹德锋任支部书记至今。1997年,学校根据现代化教育思想,结合学校实际,参与了国家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音像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子课题研究工作,历时四年,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多项课题和教师撰写的经验论文有30多篇获市、省、国家级奖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历届党支部带领全校教师以“办特色学校,创一流教学”为目标,以“严教、勤学、团结、进取”为校训,以“文明求真,勤奋创新”为校风,注重内强管理,外树形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积极引导教师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务实求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南洲实验小学真正成为了一所省、市名校。

历届党支部书记简表

姓 名性别任 期
陈仲容1984年9月——1991年9月
郁建湘1991年10月——1998年8月
夏国才1998年9月——2003年3月
曹德锋2003年3月——现,今

现任党支部成员名单

姓名性别职称职务
曹德锋小学高级教师支,部,书,记
宋春华小学高级教师支部副书记
汤万福小学高级教师组,织,委,员
在创新路上前进
网友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
其他人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