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学校创建,是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较早设置的公办成人高校之一。
1992 年,学校被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
1970年,广东教育学院复校并改建为肇庆地区师范学校。
1958年,广东工农师范学院创建。
1960年,广东工农师范学院并入广东教育行政学院。
1975年,肇庆地区师范学校升格为肇庆地区五七师范学院。
1978年,肇庆地区五七师范学院(部分资源)改建(复校)为广东教育学院。
2010年,广东教育学院升格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2003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批复同意该院创造条件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
2010年,学校经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五届四次会议的专家评议,批准广东教育学院正式转制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2014年,学校获得本科学位授予权。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的科研平台有:教育科学研究所,科学教育研究所,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民办教育研究中心,德育研究中心,心理研究与指导中心,学校管理研究中心,邓小平理论与教育研究中心,老师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中心,应用生态学实验室。
图书馆
截止2014年2月28日,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104.76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中外文报刊918余种。而数字资源建设方面,以引进权威资源为主,自建特色资源为辅,本馆现购进中国知网系统服务平台(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4个子数据库),超星读秀知识库系统服务平台,国道数据外文专题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等多个文献信息资源库。
学术期刊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本刊创刊于1981年,是广东教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97年成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2000年成为中国期刊网数据库来源期刊。
截止到2013年3月,学校已获得和参与国家级社科项目1项,省级社科项目3项;出版海外华文文学专著4部,编著4部。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3个二级院系,开设22个本科专业和28个专科专业。
1 | 教育学院 | 2 | 政法系 |
3 | 中文系 | 4 | 外语系 |
5 | 数学系 | 6 | 物理系 |
7 | 化学系 | 8 |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
9 | 计算机科学系 | 10 | 体育系 |
11 | 美术系 | 12 | 音乐系 |
13 | 思政部 |
截止到2013年3月,学校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泰国、菲律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以及内地一些重点大学建立了联系,开展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活动,并从2004年开始,开展了留学生教育。BTEC项目实施后,一批专科毕业生开始留学英国等国家。
根据2014年6月阳光高考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员工613 人,其中专任教师431人,包括正高职称56人,副高职称123人。学校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人数的76.5%,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人数的43.8%。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督学1名,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和校级培养对象共35名,26位教师先后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工作者”,“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称号,学校有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精品课程共享课2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实验示范中心1个。
省级精品课程共享课2门:学校管理学,遗传学。
校级精品课程5门:中学物理实验研究与技能训练,植物生理学,文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校体育学。
实验示范中心1个: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进德修业,为人师表
进德修业,出自易经: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所谓“进德修业”,通过读书修身养性,澡雪精神,使道德达到至美至善之境。
为人师表,出自《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校徽由学校的中英文,建校时间,五个弯曲的波线,背景颜色为绿色组成。
校徽的中英文代表学校的中英文名字,数字1955代表学校的建校时间,五个弯曲的波线代表学校面向世界的教学方式,背景颜色为绿色突出表现学校的人文气息。
姓名 | 职责 |
谢练高 | 党委书记 |
肖建彬 | 校长 |
曾小龙 | 副校长 |
张路 | 副校长 |
刘波 | 副校长 |
郑炽钦 | 副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