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
阜阳学校大全>阜阳大学大全>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筹建,安徽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院重点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大专层次,学制三年,国家承认学历。学院严格的教学管

学院现有三里桥、七里铺、临泉路511号(阜阳卫校)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0亩,校舍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4000万元,馆藏图书67万多册,订有各类报纸杂志1000余种,建立了校园网,拥有多媒体教室18个,语音室3个,已有机械、电子、数控、化工、生物、计算机、装饰装潢、艺术设计、办公自动化等各类实验室及实训场所60多个,有综合实验楼、生化实验楼、金工实习车间、钳工实习车间、数控车间、园艺实训基地等校内实训基地,并建立了22个校外实习基地。经过多年建设,学院已成为国家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美国微软IT认证教育基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机电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NIT项目)培训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点。经批准设立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可面向社会),具有培训发证资格,如今已开展花卉园艺工、农艺工、车工、电工、家电维修工、装饰工、计算机系统操作工等七个工种的鉴定。如今计算机分多个班级进行授课。

历史沿革

一、阜阳教育学院

1978年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专科班)创建

1980年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专科班)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阜阳专科学校)

1981年安徽师范大学(阜阳专科学校)改建为阜阳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

1983年阜阳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升格阜阳教育学院

2001年阜阳教育学院撤销

2001年阜阳教育学院参与合并组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二、阜阳卫生学校

1958年阜阳地区卫生学校创建

1996年阜阳地区卫生学校更名为阜阳市卫生学校

2003年安徽省华佗中医学校并入阜阳市卫生学校

1961年阜阳地区华佗中医学校创建

阜阳地区华佗中医学校更名为安徽省华佗中医学校

2007年阜阳市工读学校并入阜阳市卫生学校

1981年阜阳市工读学校创建

2001年阜阳教育学院、阜阳市卫生学校、阜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并升格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阜阳建工技工学校并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1987年阜阳建工技工学校创建

院系设置

学院现设工程科技学院、生化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经济贸易系、外语系、基础教学部、思想教学部共2院3系2部,开设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发酵工程、环境监测与保护、观赏园艺、农业技术应用与推广、办公自动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法律、工商管理、装饰装潢、应用电子技术、英语等13个大专层次高职教育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各专业面向全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高职、中专、中技)毕业生招生。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2000多人。

办学条件

办学设施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859亩,校舍建筑面积22.1多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570万元,拥有机械电子类实验室、化学生物类实验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50多个,并建有一批现代化的计算机房、语言室、多媒体电教室及装饰装潢画室、展室等专业教室。学院图书馆藏书12万册。学院坚持产教结合、校企结合,十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内建有金工实习车间、钳工实习车间、园艺实验田等实习实训基地,并与市内外多家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密切合作,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和职业岗位上得到实际锻炼和培养,大大缩短了学生就业后职业岗位的适应期。

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9200余人,占地面积618亩,校舍建筑面积24.5多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520多万元,馆藏图书70万册,电子图书6500GB,建有各类实验室及实训场所85个,有食用菌生产基地、智能化温室、金工实习车间、钳工实习车间、数控实训车间、电子工艺实训室、网络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并建立了11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经批准设立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数控车床工、数控铣床工、汽车维修工、花卉园艺工、农艺工、车工、电工、家电维修工、装饰工、计算机系统操作工等21个工种的中、高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79人,校外兼职教师384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高级会计师等高级职称的占30.47%,具有讲师、工程师、经济师、律师、会计师等中级职称的占32.5%,拥有博士、硕士学位近90人,双师型教师86.7%,2位教师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8位荣获国家和省级以上表彰,近两年出版各类教材80多部,公开发表各类教科研论文1000余篇。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较高、结构合理、爱岗敬业、治学严谨,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一支素质较高、业务精良、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高级会计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1%,讲师、工程师、经济师、律师、会计师等中级职称的教师占29%。学院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从企业和行业部门调进了一批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有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实验师、经济师等。学院还派出一批青年教师到重点高校进修培训,另有近30名教师正在攻读硕士研究,并从重点高校选拔了一批优秀本科毕业生,因而保证了高质量的教学。有4位教师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8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荣获国家和省级以上奖励。

硬件设施

截止到2009年8月,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新建新实训大楼,使学校教学校舍面积增加至150000平方米,新建学生宿舍6#、7#、8#楼,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同时新建标准化操场和体育看台和五层的学生食堂,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2007年至2008年,学院分两次购入纸质图书42万册。

实验实训

学校还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国家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美国微软IT认证教育基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机电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NIT项目)培训基地、安徽省碧桂园“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

学校设有工程科技学院、生化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外语系、经济贸易系、基础教学部、中专部等2院3系2部,设置42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园艺技术等专业是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数控技术、微生物技术及应用、酒店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文秘专业为安徽省“精品”专业。

办学模式

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为地方和区域经济服务的办学方向,紧密结合阜阳市作为农业大市的市情,响应市政府“工业强市”的战略部署,确立了“以农学为基础,以工科为主干,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定位,“乐学善教,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瞄准市场,校企结合,双证融通,强化技能,工学交替,实境教学,崇德尚能,学用一体”的人才培育模式。构建了以数控、模具、机电、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工科类,以食品检验、微生物技术、园艺技术、园林工程为主体的农科类,以市场营销、物流管理、酒店管理、护理专业为主体的三产服务类三大专业群,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

教育方针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突出高职教育教学特色。学院除大力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外,还与市内外大中型企业、医院及事业单位密切合作,建成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和合作培养,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派遣人才有限公司签订了针对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市场营销、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合作培养协议,学生最后一学期到上海两所大学集中强化实训,由上海派遣人才有限公司负责全员推荐就业,确保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大大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办学宗旨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关注人、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办学宗旨,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专门成立了院就业指导中心,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随时跟踪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积极与省内外相关企业、行业部门联系与合作,建立了一批稳定的适合我院学生就业的供需用人网络。在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学院还高度重视毕业班学生的“专升本”考试工作,对有志报考“专升本”的学生组织有计划的辅导,历届毕业生“专升本”升学率达报考人数的90%以上,“专升本”立交桥的开通,为立志成才的学生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办学成就

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环境优美,四季长青,是阜阳市文明单位、红旗单位、社会治安治理先进单位、城市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和全省首批50家“花园式”单位之一,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严格的教学管理、优秀的师资形象、完善的教学设施、严谨的教风学风、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学院新建的15000平方米教学大楼气势雄伟,设施齐全,在全省同类院校中规模最大。新建的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为学生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吃住环境。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理想摇篮!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要求,经各地推荐,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组织专家评审,拟确定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100所高等职业院校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省政府批准,在原阜阳教育学院基础上改制转型的普通专科学校。学院重点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建院20年来,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可靠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为阜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公开发行38期,在全市、全省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学校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突出动手能力和岗位技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行双证制。如今,我校学生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2012年有30多名选手跻身大赛前两名;在2011年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我校学生获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超过97%,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许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成为行业、企业骨干;一些优秀毕业生自主创业,取得了骄人成绩。2008年安徽省教育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安徽省委联合授予23位优秀毕业生“安徽省大学生创业校外辅导员”称号,我校2名毕业生同时获此殊荣。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服务和指导,支持和鼓励毕业生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竞争,坚持以人才质量获得社会信誉。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随时跟踪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积极与省内外相关企业、行业部门保持联系与合作,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学院2001年应届高职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85%以上,培养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深受社会欢迎。

学院领导

汤玲: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邹斌: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办公室工作。

李光宇: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分管组织、人事、宣传、团委、工会、学生处、招生就业、思政工作。

戚兴伟:纪委书记、副院长、党委委员、副教授,分管纪检监察、科研、学报工作。

鹿琳:副院长、党委委员、副教授,分管教学、培训、实验实训、财务、图书馆工作。

刘家颍:副院长、党委委员、高级实验师,分管总务、后勤、工程建设、物资采购、保卫工作。

校园艺人

马东伟

马东伟,歌手、艺人,原创歌手,作词、作曲、编曲、混音、一手包办的全能型歌手。担当自己所有作品的词曲配乐以及幕后制作。从小就对音乐有及好的天分,16岁开始自修吉他,18自学编曲制作,从来没受过任何正规的音乐培训,2013年10月网上发行第一首原创单曲《别怕有我在》12月25日推出新专辑《温柔》华丽的歌词,清晰的声音,音乐作品受到众多网友的赞誉,短时间内走红于网络。

孙羽幽

孙羽幽,网络女歌手,在校学生,2013年与徐良合作过多首歌曲,孙羽幽的音乐天赋不断被网友认可,音乐作品受到众多网友的赞誉。短时间内走红于网络,网络当红程度相当于独忆,代表作品《虐心》《七秒钟的记忆》

小山

小山《心痛2011》唱出时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复杂恋爱现象,小山称,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以前在做幕后的时候,曾经亲眼目睹了身边朋友有复杂而纠缠不清的感情,当然,他说,能有这么深的感触来创作这首歌,也和他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至于再多的他便不愿再透漏,只是能感受到他骨子里的忧郁和伤感。整首歌旋律和歌词初听便能记住,十分上口,能预见不错流行前景,将会是喜欢唱“K”一族的必选曲目。小山用歌声证实了自己的卓越音乐天赋和才华,《心痛2011》将会给所以期待小山新歌的歌迷一个很满意的交代,小山自己更是坦诚:感情路上虽然受伤了,但一定会用心做好音乐,不让喜欢自己的歌迷失望。

网友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
其他人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