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
阜阳学校大全>阜阳大学大全>阜阳科技职业学院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阜阳科技职业学院阜阳科技职业学院落占地630亩,建筑面积有10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科技楼、实验楼、图书室、学生公寓、运动场、多媒体数字化教室,网络室、语音室等,各方面生活用设施应有尽有,软硬件设备齐全。截至2013年,学院及附中、附小等在校生6000多人。中共中央书记胡锦涛,江泽民等26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视察,并给予充分肯定。

学院实训中心拥有计算机、电子电工、医学影像、数控技术、模具设计、汽车电子、语音室、会计模拟室、物化室等实验实习设施。学院现有与专业相适应的纸质和电子图书30万册,有覆盖教学区、行政办公区、学生生活区为一体的校园网络系统。

学院有多年从事职业教育专家组成的领导班子。具有一支开拓创新精神、以育人为先导、以教育质量为生命、为创一流职业学院、育优秀人才为目标的管理队伍。

阜阳科技职业学院多年来,学院从“创一流职业学院,育优秀科技人才”为目标,始终坚持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以教育质量为生命,不断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以科研促教学,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荟萃了来自国内多位教育专家及熟谙高等职业教育运作的行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省教职工12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研究生8人。具有高级职称占45%,双师型占25%,保证了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努力打造精品专业,学院着手重抓毕业生就业工作,注重学生就业的网络建设。荟萃了来自国内多名教育专家及熟谙高等职业教育动作的行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各项管理工件做到科学化和规范,学院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到手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确保培养质量,学院每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应届毕业生有半数以上被省内一些重点高校录取,90%以上的毕业生都及时顺利地走上就业岗位。

历史沿革

阜阳科技职业学院阜阳科技职业学院有一段光荣的历史,学院的创办人张贺林同志是阜阳市人民政府命名的教育家。

1985年张贺林同志根据中发【1985】1号文件精神创办了全国第一所民办“阜阳乡镇企业学校”。

1988年被列入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中共安徽省委农村改革试验区的“乡镇企业制度建设项目”。阜阳乡镇企业学校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到1995年的10年里,为农村培养输送了7000多名发展乡镇企业的管理技术骨干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张贺林办学为中国农村初期的改革和发展做出的贡献引起了党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王兆国、回良玉、刘延东、汪洋、万里、乔石、宋平、李岚清、曾庆红、姜春云、曾培炎、费孝通、杨汝岱、雷洁琼、王光英、程思远、吴阶平、钱伟长、万国权、布赫、成思危、韩杼滨、王忠禹、张思卿、陈锦华、李德生、毛致用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亲临学校视察,他们对张贺林办学作了充分的肯定。

阜阳科技职业学院1996年7月胡锦涛同志视察学校时说:“学校办学条件好,社会效益高,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希望学校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1996年9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学校时说:“张贺林的办学精神就是鲁迅先生说的中国脊梁的精神。 ”遵照中央领导视察学校时的指示精神,阜阳市委市政府批准在张贺林办学的基础上创办“阜阳颍州学村”,创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条龙”民办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1998年宋平同志视察学村建设工地时,自愿担任名誉村长,并为学村题写了村名。

1999年9月学村建成开学时,乔石同志和夫人亲临学村视察,并鼓励一定把学村办成中国继“集美学村”之后的中国第二学村。

遵照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学校时的指示精神,2001年在学村办学的基础上向安徽省人民政府申设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当年省政府批准筹建。

2003年6月批准正式设立“阜阳科技职业学院”。

领导关怀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江泽民等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学院的这块土地上视察,他们分别题名、题词鼓励,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视察时说:“学校创办的时间早、规模大、条件好、社会效益高、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国职业教育的方向……”学院人牢记总书记的教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求实创新、和谐发展,努力把学院各项工作做好。

就业指导

学院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坚持做到对准市场办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就业育人才,保证了毕业生就业无障碍。

历史沿革

1984年阜阳乡镇企业中专学校创建

1999年阜阳经济专修学院创建(合署)

2005年阜阳经济专修学院、阜阳乡镇企业中专学校合并升格为阜阳科技职业学

网友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
其他人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