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现占地面积1200亩,总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59.8万册,电子图书830GB,学术期刊1196种。校内建制实验实训中心29个,拥有教学用计算机2711台,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5185万元;附属医院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6个。目前新校区已完成建设,投入使用。更好的环境,全校覆盖wifi网络,学生生活更加方便。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辖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和鹤壁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交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水、电资源充裕。鹤壁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国、赵国均定都于此。所辖淇县古称朝歌,是殷商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所辖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的大伾山融儒、释、道文化于一体,文物古迹荟萃。美丽的淇河穿境而过,被誉为“北国漓江”。《诗经》中有39篇描绘淇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鹤壁新区规划大气、宜居,绿树成荫,景色迷人。近几年来,鹤壁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了“构建新兴产业基础,构建新型城市骨架,实现率先崛起”的战略部署,全力抓好煤电化材一体化、食品工业、汽车及零部件、金属镁精深加工、数码电子等战略支撑产业和新兴先导产业,并取得了突出成效。现代化工、食品、汽车零部件、金属镁、数码电子等产业被列入河南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成为全省重要的现代化工基地、镁深加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食品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单元组合型城市建设强力推进,城市整体实力、发展活力和独特魅力愈发显现。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全国建筑节能示范市、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一系列荣誉成为这座城市亮丽的名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持续、旺盛的需求,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伴随着这座城市的成长,在这片热土、沃土上应运而生。
2001年4月23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鹤壁教育学院、鹤壁中等专业学校、鹤壁广播电视大学、鹤壁师范学校四校合并组建成立了鹤壁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鹤壁机电中等专业学校、鹤壁市成人培训学校并入学院。2010年,又获批建设河南省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市体育运动学校并入学院。一所涵盖医卫、电信、制造、材料、土建、生化、食品、财经、旅游、文教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公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鹤城大地。学院拥有新老校区3个,总占地面积1260亩,总建筑面积37.2万平方米。未来三年,将整合为占地1200亩的整体新校区和占地60亩的中专部,总建筑面积将达到56万平方米。学院建有集教学、科研、培训、考证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基地)2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9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电工电子、数控技术),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护理、模具设计与制造、建筑工程技术、医学技术)。建有“千鹤之舞”体育馆、温泉游泳馆、图书馆。现有固定资产总值5.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525.6万元,馆藏图书86.98万余册,电子图书1330G,各类期刊1196种。
学院现设有医学院、护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人文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设计与工程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鹤壁广播电视大学)、中专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部、公共体育教研部、公共基础教研部。现开设有46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人数1.1万余人,各类社会技能培训年均1万余人次。现有教职工779人,专任教师598人,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14人,其中教授3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208人,“双师型”教师217人。现拥有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教学团队3个,全
优秀教师6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教授,全国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主任、原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宪成教授,广东轻工职业学院院长叶小明教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夏伟教授任学院名誉院长。
学院现有教职工779人,高级以上职称214人,其中教授3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208人,双师型教师217人。学院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教授、天津工业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张宏伟教授、全国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主任原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院长王宪成教授为学院名誉院长。
学院明确了“特色、质量、服务”的办学定位。即在办学类型上,坚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方向,凸显高职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服务层面上,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学院确立了“立足地方、面向市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立足地方,是学院建设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研发都要紧紧围绕地方企业、行业、产业需要,主动担负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和使命;面向市场,是引领学院办学的指导方向,包括省内外、国内外两个广阔的人才市场,以此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依靠人、凝聚人、为了人,是学院办学的价值取向,办学理念的核心;科学发展,是学院办学的总体要求和努力方向,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不断创新中努力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学院始终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强政校企行合作,促进产学研创结合,牵头组建了河南省豫北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合作成员高校已达9所,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达276家。积极实施盟院合作、校企共建模式。先后与民盟河南省委、河南理工大学、广州轻工职业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知名高校签订对口帮带、合作服务协议,实现校际合作;与武汉美的公司、安徽奇瑞汽车公司联合招收“美的班”、“奇瑞班”,与深圳中兴公司合作创办中兴通讯NC学院,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力提升办学水平和层次。
加强与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的交流合作,搭建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互动平台,与企业联合成功研制镁合金全自动抛光机、特大深喉自动压力机等专利产品,累计为学生和企业提供各类技能鉴定和实用人才培训2万余人次。
学院现设护理学院、医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建筑设计与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0个院(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公共基础教研室、公共体育教研室。
学院现设有医学院、护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人文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设计与工程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鹤壁广播电视大学)、中专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部、公共体育教研部、公共基础教研部。
鹤璧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确定的“国家技能型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护理专业是河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也是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护理基本技术》为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护理实验室是河南省高职高专护理示范性实训基地。
护理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条件优越,是郑州大学护理学院、天津医专护理学院合作共建单位。全日制在校学生4000余人,其它学历教育学生500余人。
护理专业是学院精心打造的特色专业,专业基础好、规模大,开设有普通护理、护理(英语护理方向)、助产专业。护理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丰富人文,强化技能,突出双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打造特色专业质量品牌。
护理学院高度重视专业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从教育教学、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各项考试全面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并增加技能考核所占比重,2010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为97.6%,2011年为97.55%,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护理学院始终坚持以高起点实习带动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工作思路,努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毕业生遍及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成都、郑州等城市各大医院,2011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7.66%。
毕业生“高素质、高技能、高就业”的品牌效应,使得护理专业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理事长张志君女士、副理事长第38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雅屏女士等到校调研时都给予了护理学院高度评价。
人文教育学院拥有专兼职教师100余名,教授6人,副教授3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曾宪梓教育奖、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等多人。开设有语文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初等教育、主持与播音、装潢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商务英语、应用英语等9个专业。建有语音室、舞蹈室、演播室、画室、服装打板室、服装裁剪室等实训场所,建有广州同仁教育集团、河南新亚服装有限公司、汉神广告公司等30多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几年来连续夺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专升本率连年达到100%,多人在新西兰、日本、古巴等国大学留学,多名学生在全国公益广告大赛中获奖,为全省中小学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90%以上。
2006年5月,获“鹤壁市五四红旗团委”。
2007年,获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先进集体。
2007年9月,获鹤壁市人事局、教育局颁发的“全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2008年4月,原教育与文化传播系团总支被评为“鹤壁市五好团支部”。
2008年4月,原教育与文化传播系团总支被评为“五四红旗团总支”称号。
2008年6月,获中共鹤壁市委组织部颁发的“‘五好’基层党支部”称号。
2008年8月,2007级语文教育1班被评为2008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县级班集体。
2009年8月,岳颖教师辅导的2006多媒体班学生樊亚珂的作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获得河南省公益广告大赛金奖;周立波教师的作品《珍爱生命——驾驶篇》和郭彦武等学生的影视作品《珍爱生命》获银奖;南晓英教师获铜奖。同时给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颁发了“优秀组织奖”。
教师岳旸经国家选拔公派赴乌克兰基辅大学任教。
原外语系连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升本率均为100%,袁贞贞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留学,2004级学生苗振芳、潘付超分别在重庆大学、厦门大学读硕士研究生,2004级马燕慧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2004级学生田孝兵在喀麦隆就业,段向月到古巴深造。
2007—2009连续夺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
原外语系分别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五好团支部”、“鹤壁市五一巾帼奖先进集体”、“鹤壁市五四红旗团委”。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是国内CPCA行业的协会会员单位,现已开设了五个普通大专专业: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劳动保障部等六部委正式确定为国家级数控技能型紧缺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05年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被河南教育厅确定为教该试点专业。学院专门用于数控模具实训的场地建筑面积有3800多平方米,正在建设的数控模具实训场地有6000多平方米。拥有先进的数控设备:加工中心、数控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20多台(套)。还有与数控专业、模具专业教学相配套的工程训练中心、锻造、热处理、钳工、金工、液压气动、数控、力学、金相、公差、模具电加工、数控仿真等30多个实验室,实验设备总价值340、63万元,形成了高规格校内数控模具实训基地。机电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150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由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组成,是学院教学质量的保障。在2008年举办的河南省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院分别在“注塑模具CAD设计与主要零件加工”、“产品部件的数控编程、加工与装配”、“自动线安装与调试”三个项目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其中,“注塑模具CAD设计与主要零件加工”项目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现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3G方向)、通信工程设计与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七个市场紧俏专业。现有专职教师58人,兼职教师14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4人,副教授以上职称28人,讲师30人,双师型教师25人。拥有一个集教育实训、社会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科技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建有网络实训中心、软件编程实训室、项目开发室、平面设计与制作实训室、数据库技术实训室、动漫技术实训室等计算机类实验实训室28个;与思科公司、富士康、北京软件园、长城电子、鹤壁天海集团、鹤壁联通等50多家高新技术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办学和就业联系,尤其是与我国最大规模的通讯设备企业——中兴通讯,联合共建河南省唯一一所中兴NC通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学院秉承“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技能训练为主线”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构建五环节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严格实行多证书制度和技能竞赛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强化岗位技能训练,成效显著:
·2005年计算机网络技术被评为河南省试点专业
·2007年度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8年度申报成功“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
·2009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3G通信技术)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2009年度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河南赛区获得“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两个项目的二等奖,全国大学生“NEC”杯电子设计大赛河南赛区一等奖
·“2009瑞萨超级MCU模型车大赛”比赛中取得三等奖,全国排名第26名,是参赛队伍中唯一一所专科院校
·2010年应用电子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2010年度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河南赛区获得“电子设计—嵌入式产品开发”、“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两个项目的二等奖,“电子设计—嵌入式产品开发”项目参赛队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
·2010年度在瑞萨超级MCU模型车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2010年成功申报河南省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与中兴通讯公司共建河南省唯一一所通讯NC学院,进行深层次合作。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以严谨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人才的培养质量,就业形势喜人,毕业生供不应求。
医学院已有50余年办学历史,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4人,硕士研究生13人,双师型素质教师30余人,省市专业学科带头人6人,特聘教授13人。现开设有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和药学4个专业。其中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拥有《运动治疗技术》省级精品课1门和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检验专业和药学专业分别与河南科技大学及郑州大学药学院联合举办了本科自考助学班,在校期间可套读自考本科。学院建有完善的医学影像、康复医学、医学检验、药学、技能等5个独立实验实训中心,该中心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建有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等26个“三甲”医院的实习实训基地,拥有3个附属医院。医学院与鹤壁市中医院合作共建有“康复专业临床教学中心”,在鹤壁市人民医院建成“河南省首批高职院校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学院十分重视学生技能培养,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河南赛区选拔赛上,中药传统大赛荣获团体第一名,并作为河南省唯一代表队参加全国大赛荣获个人三等奖。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专升本上线率达98%以上。
食品工程学院是学校重点发展院部,是鹤壁市“食品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鹤壁市食品工业协会所在地、河南省食品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现开设有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三个专业。拥有食品检测中心、食品配方技术研究中心、食品健康与养生中心、食品创意设计中心等4个专业技术中心,肉制品加工、面制品加工、健康食品研究、食品药品检测、创意设计、仪器分析等6个实训室,设备总价值500余万元。食品工程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3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其中硕士以上学位占92%。建设有《食品微生物学》河南省级精品课程1门,《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和《动物源食品检验检疫》教育部食品类专业教指委精品课程2门;拥有河南省特色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专业1个,院级重点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2个,就业率100%。
1.食品加工技术专
主干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粮油食品加工技术、肉制品加工技术、粮油品质检验、食品化学、食品保鲜与贮藏、动物性食品卫生检疫技术、保健食品与健康、食品营养与卫生等。
培养方向:食品焙烤工程师、食品包装设计师、食品感官评鉴师。
就业方向:面向食品企业、质量技术监督、海关等相关部门,从事食品工艺技术管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技术控制、经营及销售管理等工作。
2.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主干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分析技术、粮油品质检验、食品感官检验、仪器分析、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
培养方向:食品检验师、食品营养师、食品健康咨询师。
就业方向:面向食品企业、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医疗卫生机构、大中专院校、城市社区等相关部门,从事食品质量分析与检测、质量安全控制、食品营养配餐和食品健康与养生指导等工作。
3.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主干课程:分析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技术、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生产与经营质量管理认证、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等。
培养方向:食品安全师、食品检验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师。
就业方向:面向食品企业、医药企业、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从事食品质量控制、安全控制与管理、质量监测等工作,也可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相关部门从事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
经济管理学院是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之一,其前身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在与总院一起走过了十年创新发展历程后,按照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的“扩张规模,提升内涵;创新机制,科学发展”的“二次创业”总目标和“做强做大经管类专业”的宏伟蓝图,经过院系整合和专业优化,于2011年3月正式并系建院,成立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为“做强做大经管类专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经济管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经过数十年的办学积淀,特别是进入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近十年精心打造,业已建立起了一支以“双师型”为重要标志,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和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3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1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硕士学位教师15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5%;同时,根据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提升需要,积极从知名高校和企事业单位聘请专家教授、业界精英和职业技术能手为兼职教师。学院现开设营销与策划、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和投资与理财4个专业,其中,建设河南省特色专业——营销与策划专业1个;开发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旅游文化》和《市场调研技术》2门,院级精品课——《基础会计》、《纳税筹划》、《市场营销》和《导游业务》等4门;打造院级培养(教学)团队4个。
经济管理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本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现代职业教育宗旨,按照“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自身风格独具的培养特色:对准市场设专业,坚持“以需定产”;对准岗位设课程,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对准实训建基地,积极开展校企全面深度合作;对准产业搞科研,建立行业技术孵化中心;对准教学抓师资,全面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准就业铺通道,推行“双证书”(毕业证书和专业技能资格证书)制,与国家准就业制度接轨。通过任务驱动、工作导向和工学交替等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和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全面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社会职业能力培养,充分彰显了现代职业教育“零距离”上岗的崭新教育理念,从而,把学院办学之本的专业、学生发展之本的学业、经济社会振兴之本的产业、毕业生职业生涯之本的就业和创业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了“专业—学业—产业—就业—创业”之“五贯通”,体现了现代高职教育的办学新思维。
建筑设计与工程学院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现开设有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监理专业,有一支60余人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中博士2人,硕士5人,中级以上职称33人。从事设计和施工管理一线的双师型教师10人。
学院具有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拥有仿真实验室、CAD机房、建筑材料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建筑材料展示室等6个校内实训室,投资规模500万元的省示范性建筑实训基地正在筹建中。已承担省级以上课题多项,在国内重点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教材10余部。学院遵循高职教育办学规律,按照“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的理念,探索出了产教融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鹤壁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鹤壁市建设集团、林州建筑工程总公司等20余家省内外企业签订了校外基地实训协议书,为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提供了足够的实训条件,使学生在校期间具备了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实际动手能力,建院以来毕业生每年供不应求,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很多学生已经成长为企业的骨干人才。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教授7人,博士2人,硕士6人,双师型教师17人。拥有河南省高校特色专业一个,下设实验实训中心20余个。与20余家省内外大型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在2011年河南省高职院校太阳能发电系统调试与安装大赛中,我院学生荣获二等奖。2012年在中国有色金属协会举办的高职院校工业分析检测技能大赛中我院学生荣获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我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达100%,绝大多数学生在大中型企业就职,待遇良好,收入稳定。其中一部分学生已走上企业管理或技术中层干部岗位,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
校园文化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展有大学生科技创新节、文化艺术节、“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精品活动项目,举办有书画比赛、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演讲比赛等文娱活动,以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磨炼意志,塑造人格。成立有文工团、管乐队、英语协会、摄影协会、书法协会等30多个学生社团,定期开展社团活动,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展示风采的平台。
学院坚持“植根儒商文化,传承职教精髓;成就职业经理,打造高职品牌”的办学指导思想。儒商文化以积极入世、经世致用、开拓进取为其价值取向,以重商、务实、自律、诚信、进取、包容、双赢、达人和和谐为主要特征。学院地处中华文明摇篮、殷商文化腹地、孔子得意门生并被孔子称有“瑚琏之器”的儒商鼻祖——子贡故里,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以经管类为主业的学院办学思想秉承传统儒商文化之余绪,萃其精华;又深得现代市场经济文明之陶冶,扬其神韵。
学院坚持“以学修身,以技强身,以业立身,经营事业,成就人生,奉献社会”的教育理念,深刻把握高职生面临的发展实际,以树立高职生学习发展的自信为切入点,把整个育人工作全面贯穿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个方面和环节,通过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学习、成长、成人、成才创造一个尽可能优良的环境和平台,用社会人生最美好的愿景召唤学生,守望人类精神家园,把“净、静、井、敬、兢、精、竞、境”的精神之维植入学生的心灵深处,通过思想启迪、教育引导和人文关怀,把健康的生命气息传递给学生,让每位高职生阳光、自信、自立、自为、自强,把学生引入富有生活气息、生命情趣和个性丰富的发展之路,不断实现精神成长和全面发展。
学院极为重视现代职业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着力打造一个强大的、完备的、先进的、功能齐全的和技术含量高,能够强力支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大平台。现建有校内专业机房、模拟超市、导游实训室、实训客房、会计实训室等9个;同时,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积极开展政、校、企、行全面深度合作,选择管理规范、功能齐全、层次较高、成长性好、能为学生提供较大学习发展空间的相关行业、大型企业,建立集实训教学、课程开发、专业建设、师资培训、见习实习、招生就业于一体的校外综合基地12个,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苏州、深圳、广州、郑州和黄山等一线城市或著名城市区域,为开放办学、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工程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通过全面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建设,高素质、强技能、精业务、全人格的毕业生广受社会好评和用人单位青睐,实现了与多家知名企业成功开展人才订单式培养,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其中,营销与策划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连续多年就业率接近100%,部分优秀毕业生实现成功创业,走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充分彰显了高职教育的民生特色。
为满足部分学生继续深造和学历层次提升需求,学院极为重视“专升本”工作,对学有余力、有强烈升学愿望的学生,入校伊始便进行分类指导,重点培养,多年来参加“专升本”考试的考生过关率接近100%,圆了学生大学本科梦;同时,积极与中央财经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河南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高校开展合作,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学历层次提升问题。学院先后多次被评为招生就业先进单位,为民生工程和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党委书记张艾青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各项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学院是“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豫北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学院分别于2006年、2010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连续5年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均获得好名次,其中2012年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参加NEC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学院先后荣获“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就业服务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办学声誉,得到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面对机遇和挑战,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将全面实施“二次创业”,朝着建设本科职业院校的目标迈进,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省内骨干、全国知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办学40多年来,学院已为鹤壁市乃至河南省培养培训了各级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0万余人,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学院在省教育厅和鹤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断增强全院教职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办学观念日益更新,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建设跨越式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各项管理日渐科学规范,社会声誉日益提高。学院在党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大学生就业、安全稳定工作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五好党组织”、“河南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标准化学生公寓”、“河南省高等学校标准化学生食堂”等称号。2006年,学院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被评为优秀。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吧】经由高校贴吧联盟帮助已发展为学院师生交流、外界了解学院的渠道。
交流平台
性质:鹤院吧是百度高校联盟成员之一,是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在高校联盟吧唯一的官方替代吧。
宗旨:全心全意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一个网络中校内最方便、最快捷、最集中、最广泛的绿色健康、和谐向上的网络学习交流平台。
理念:客观公正、绿色文明。
最大:鹤院吧作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替代贴吧,将成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最大的网上交流学习平台,配合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俱乐部,将成为人们关心、关注、了解鹤壁职业学院的一个网上交流学习平台。
最广:学院最新动态、新闻、趣事、活动……第一时间掌握,无阻碍交流。
方便:手机随时关注、聊天、交友、寻物……无需注册即可交流,发表动态。
有爱:小吧就是一个有爱的家,小吧里的每一个窝窝头都是充满爱的,在这里你收获的是数不尽的快乐与感动。